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蝉课件17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0蝉第五单元法布尔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打一种昆虫)猜猜看——虞世南《蝉》ruí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科学小品文的写作特点。2.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3.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4.感悟文中渗透的人文主义情怀。学习目标第一课时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代表作《昆虫记》,全书共十卷,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介绍昆虫世界。(1823—1915)《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昆虫记》是科学与文学结合的典范。作者法布尔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他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写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蜣()窠()涂墁()?顾忌()纤细()蚋()鳍()喧嚣()黏土()防御()隧道()臃肿()罅隙()徘徊()跳蚤()车辙()无动于衷()qiāng?kēmànqí?xiānruì niánxiāoyùsuìyōngxiàpáihuáijìtiào·zaozhézhōng占据: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窠:鸟兽昆虫的窝。臃肿:过度肥胖,转动不灵。罅隙:缝隙。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所顾忌。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怀,包藏。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懒洋洋:没精打采的样子。喧嚣:声音杂乱,不清净。嚣,吵闹、喧哗。通读全文,给课文的两个部分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层意。文章结构(1)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观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2-7)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8-11)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12、13)介绍蝉产卵的地点、方式、数量(14-17)写蝉卵遇到的危险(18-24)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25、26)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蝉的地穴蝉的卵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第二课时第(一)部分蝉是从哪里来的?明确:蝉的幼虫是从阳光暴晒的道路上的小圆孔里爬出来的。作者将读者的目光由蝉吸引到道路上的小圆孔上。这小圆孔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是怎样的?明确:外部形态: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内部结构: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且坚固,一般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做隧道的时候,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呢?”明确:“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挤进干土的罅隙。”“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明确:“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用来做灰泥。”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蝉的地穴的?明确:由外及内的空间顺序。在蝉由幼虫到成虫的过程中需要脱皮,文中是怎样描写幼虫脱皮的?按什么顺序描写?朗读8—11段。明确:第8段,找到灌木枝或野草叶等准备脱皮;第9段:进行脱皮;第10段,完成脱皮;第11段,离开空壳。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重点分析10段:找出写蝉从壳中脱出的动词,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明确:“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住”。通过这些动词把蝉从壳中艰难脱出的过程具体写了出来,既生动又准确。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明确:蝉产卵的特点,蝉的敌害;蝉卵的孵化及幼虫的活动。蝉为什么要产大量的卵?明确:因为蝉只会产卵而不知道保护这些卵,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时才可能有幸存者。从文章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长——卵———幼虫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引起读者的兴趣,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明确:运用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总结蝉的一生,抒发对蝉经过艰苦劳动才换来短暂欢乐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据课文内容,列出蝉的生命简史。明确: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幼虫出壳→即刻脱皮,不久→幼虫落在地上→立刻寻觅藏身的地方→幼虫钻进地里,四年后→幼虫从地穴爬出→徘徊一阵爬上灌木枝或野草叶,半小时后→变为成虫,三个半钟头后→成虫是离枝飞去→成虫交配、产卵、死亡。我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运用

 

蝉课件17
上一篇:蝉课件16    下一篇: 蝉课件1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