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学会收集和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2.学会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材料。3.学会运用丰富的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教学重点推敲筛选个性化材料。教学难点多角度多层次运用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清代学者纪昀在其《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言:“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他所谓的“言之凿凿”指的就是议论要言之有据。课件展示: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二、探究感悟(一)经典引路辨真伪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和《敬业与乐业》这两篇文章中的两个事实论据。课件显示:A.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应有格物致知精神》B.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敬业与乐业》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为了阐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作者列举了王阳明院中静坐、面竹而思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明人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有充分的历史依据。《敬业与乐业》中提到的唐朝百丈禅师在其《百丈清规》中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将禅学落实于日常生活中。这两个故事均有史可鉴、真实可信!2.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下面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课件展示:A.李白在他的《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于乌江。C.毛泽东从小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D.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哭去吧。活动:1.找别扭,析病因。(如:作者错误、内容不实、出处不详)2.谈弊端,思逻辑。这些材料能否作为论据支撑论点?为什么?结论一:材料要经得起推敲。去伪存真,一脉相承。点拨:材料必须准确真实,切不可杜撰捏造,不可张冠李戴!我们在写作时,也应该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二)慧眼识珠扣主题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写作中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找到最亮的那颗明珠。课件显示:要论证“勤能补拙”的观点,下面哪个材料最合适?为什么?1.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2.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3.马云读书时严重偏科。第一次高考数学得分1分,第二次高考数学19分。经历三次高考后他终于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专科——离本科差5分,由于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幸运替补上了本科。活动:1.先讨论,后交流。2.剖观点,述理由。明确:第2则。因为第1则有“勤”无“拙”。仅强调了王羲之“勤”,与补拙毫无关联。第3则中有“拙”无“勤”。仅强调马云之“拙”以及后来幸运地考上大学本科的结果,却并没交代他勤奋努力的过程。第2则中梅兰芳天天口含沙粒练习这是“勤”,有口吃的毛病这是“拙”,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这是补了“拙”。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具有说服力!结论二:论据要与观点一致。紧扣论点,珠联璧合。点拨:选例要弄清材料的实质,内容紧扣论点,明确论点指向,不可貌合神离!(三)星月同辉吐意蕴丰富,是文章动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议论文的丰富就是论据充实。课件显示:A.论点:松手不是失去,而是更大的获得面对帝王的尊严神圣,勾践松开了手,跪倒在夫差面前,收获了“三千越甲可呑吴”的壮举;面对官场的高官厚禄,陶渊明松开了手,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面对家族的兴衰荣辱,曹雪芹松开了手,获得了奋笔疾书的自由宁静;面对……——《学会放手》活动:1.找亮点,析特色。你发现这段材料有哪些亮点?(多角度探究)明确:①名人荟萃,多例组合——勾践、陶渊明、曹雪芹……②一线串珠,时间为序——春秋越国、晋朝、清朝……③删繁就简,精要概括——撷取重点,对应观点。由古到今:时间顺序。纵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上一篇: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下一篇: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