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11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再次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重点和难点: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绳子(2)人体染色体图片(3)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图片等。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生物的各种性状又是由基因控制。(板书,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新课讲授--一、基因和染色体观察与思考: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观察与思考并回答后面的讨论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无数的基因。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由此可见,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是23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的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形状。第一部分小结: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上有无数个基因。基因在精子或卵细胞中的传递回忆生殖过程引入讲解马蛔虫实验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对体细胞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两条染色体(由每一对里的一条组成),而受精卵则又恢复到两对染色体。(ppt及动画展示染色体减半过程)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和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得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拓展: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本节内容小结作业板书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一基因和染色体基因DNA基因基因染色体、、蛋白质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基因、DNA和染色体及基因经生殖细胞的传递,使我们每个人具有了父母的一些相似性状,为什么有的性状没有显示出来?它们去哪里了?这又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去探究吧!课堂练习:1、人的染色体分布在()A、细胞质内B、细胞膜上C、细胞核中D、液泡中2、下列哪种细胞内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A、肌细胞B、神经细胞C、卵细胞D、受精卵3、父母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子女的()A、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B、通过孩子是学习和模仿C、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D、通过生殖细胞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A、两倍B、一半C、相等D、略少5、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则牛的精子里有染色体()A、30对B、30条C、15对D、15条6、请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A、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B、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C、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D、染色体>DNA>细胞核>基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反思本节课比较抽象,要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将抽象变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所看所想表达出来。《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利用上节课的复习巩固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例如: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父母遗传给后代的是性状还是基因?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大部分学生在纸上画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图解,让就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都想上黑板去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用小动画的形式展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描述其中的染色体变化的奥妙,这个环节很好的激起了学生们自我挑战的意识。值得思考的地方:1、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有点急于求成,把学生拽着向前走。不知不觉中,有点将自己设计好的环节硬往学生身上套的味道,因此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11
上一篇:人教版八下生物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