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八年级下册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标解读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中提出以下要求。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体内容活动建议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收集和交流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二、课标解读1.《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相关内容。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1)说出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每种生物的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2)说出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一条染色体就携带许多个基因;(3)说出细胞核内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第七单元讲的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2.从新版教材是如何体现新课标要求的角度来看。生命的延续本质上遗传信息的传递,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其最主要的不是子代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质,而是储存在基因中的遗传信息。所以,搞清楚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对学生理解本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教材开始安排了一幅大量精子奔向卵细胞的图片,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引导学生认识到亲代的基因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给子代的。对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教材以亲子代间染色体的数量是稳定的为突破口,启发学生思考,在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无论是形成生殖细胞还是完成受精作用都必须保持稳定的染色体数目。随后,教材介绍了科学家的相关研究结果,同时,还安排了学生填图练习,以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突破难点。3.结合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本节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对遗传的研究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所以先举例,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却又难以回答的现象呈现出来,营造质疑氛围,调动好奇心,逐渐地融入进新课的学习。(2)关注学生所想,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题目出来以后先调查学生对哪些问题感兴趣,把这些问题鲜明地呈现在黑板上,理出顺序,一一解决。(3)利用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手段突破难点。本节的内容重点就是搞清楚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借用动画、视频等手段,使得三者的关系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4)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本节的题目是“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但内容却是在讲染色体,为什么是这样呢?一定要先给学生交代清楚,我们知道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也即染色体怎么传递基因就怎么传递,所以研究清楚染色体是怎么传递的就知道基因怎么传了。(5)通过画染色体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学生光听不写不练,知识落实就会打折扣,通过设计让学生画果蝇染色体的传递规律这一环节,既能落实核心知识,又可以检验出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非常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标解读
上一篇:《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反思3    下一篇: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重难点突破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