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1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标、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3.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它是为纪念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而设立的。郑和是谁?西洋在哪?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第一部分:筑梦海洋——千帆竞渡播文明多媒体出示:郑和图像及郑和七下西洋路线图。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目的:材料: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你倾向于哪一观点?总结主要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根据以下材料,思考郑和成功航行西洋7次的条件是什么?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健全朝贡体系。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材料四:郑和,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出生在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随明军征战,屡立战功,明成祖赐马和郑姓,史称“郑和”。教师归纳:(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2)明成祖的鼓励与支持;(3)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指南针的应用;(4)郑和不畏艰险,知识丰富;富有军事指挥才能、卓越外交才能、冒险精神、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坚强的毅力等。3、郑和下西洋概况:课件展示:学生看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师提问:西洋是指什么地方?学生活动:现在文莱以西各地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带领同学们过一遍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出发地点:刘家港,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教师播放视频“【知识解析】《郑和船队》”,让学生感受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壮观场面。表格总结:/4、郑和下西洋意义材料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都表示热烈欢迎;许多外国使臣搭载郑和宝船回访中国,明成祖期间访华次数为明代最高,达到318次。材料二:1985年是郑和下西洋580周年,邮电部为此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20年后,邮电部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又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及小型张。/《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邮票结论:(1)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三:圆满完成外交使命之外,郑和还成功地开辟了新的航线,他发现经过印度古里(今科泽科德)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可以避开风暴区,直接到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国家。结论:(2)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材料四:南洋华侨聚居图/结论:(3)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合作探究:怎样评论郑和下西洋?正面评论(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是世界史上伟大的航海家!!(2)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要出色,甚至同时代的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也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英国李约瑟(3)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负面评论(1)郑和下西洋没有给当时明朝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反而让这种厚往薄来的贡赐体系增加了明朝的经济负担。(2)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明史·郑和传》教师可根据时间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设计】走进三大航海家”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与分析问题能力。/过渡:遗憾的是当时统治者缺乏远见,并没有抓住这一历史发展的机遇,随后大明王朝国力日衰,对外交往日渐减少,危机也开始不断来袭。下面就让我们便来学习下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13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10    下一篇: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1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