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整理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拒签合约),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工人阶级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上一篇: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识点整理    下一篇: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点整理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