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音版音乐 > 八年级下册

八下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加深学生对兴国山歌的热爱。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3、情感态度价值观: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复习民歌的分类、分辨、风格特点,引出山歌的学习,并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知识。活动2【讲授】学唱歌曲1、听范唱,学生整体感受歌曲特点。2、学唱歌谱2—3遍边唱边总结有几个音,老师对难点如:倚音、波音、连音、弱位起唱等进行辅导。注意音准,节奏,由教师弹琴校准。设计意图:把握好音准,解决演唱上的难点部分。3、带入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4、再听一遍范唱,找出客家人的方言与普通话发音不同的字。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兴国山歌特点,方便接下来的方言演唱。5、歌曲简析,读歌词,注意歌词的句数、字数、押韵情况,为后面的总结特点做铺垫。学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联想歌曲的意境。6、填词完整演唱2—3遍,随琴或范唱、伴奏进行,教师指挥。要求: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把装饰音及弱拍起唱唱准。活动3【活动】曲式分析及歌曲处理1、歌曲的曲式结构?2、歌曲中的装饰音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3、找出最能体现歌曲风格特点的那一句?(1)有什么特点?仿佛联想到了什么?(2)该如何来演唱这句?试着演唱几遍,可对比声音进行。4、歌曲的总体风格特点?设计意图:通过简单分析歌曲,让学生对歌曲特点更加了解,为下边的“兴国山歌”特点总结做基础。5、总结“兴国山歌”的艺术、风格特点:再欣赏两段“兴国山歌”代表曲目后总结(幻灯显示)(1)有固定的歌头格式:“哎呀嘞——哎”。(2)语言生动、押韵,多为七字四句,旋律优美,内容丰富。(3)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轮唱等形式;(4)种类有锁歌、盘歌、斗歌、猜花、丢观音、黄鳅咬尾、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5)表演类型有遥唱体山歌、民俗歌、叙事山歌等。活动4【活动】拓展延伸1、创编歌曲。提示:可用改变《打支山歌过横排》歌词来完成,还可以根据兴国山歌的特点来创编词曲。设计意图:一节课的学习只能让学生了解“兴国山歌”的框架,创编歌曲会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更有成就感。2、表演与评价。提示: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对唱、轮唱、小合唱等。可表演本首歌曲,也可以表演创编歌曲(师生共同合作,共同评价)。活动5【练习】总结归纳由学生进行。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收集“兴国山歌”。

 

八下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上一篇:巴蜀山歌课件二    下一篇: 打支山歌过横排课后反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