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美术 > 七年级上册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学设计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教学重点认识劳动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理解美术作品所表达的创作思想。三、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并能用国画的方式绘画诗句。四、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照片,(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摄影图片)提问(1)这样的一组摄影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歌颂祖国,除了摄影和音乐之外,还有哪种表现形式呢?(3)这么多艺术形式都在创造着美,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板书课题)(二)、新授阶段1、1936年2月,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先出示一幅油画作品:这是一幅)2、欣赏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学生读(学生活动:认真倾听,细致观察)3、《沁园春?雪》里面有哪些祖国美景。(雪原、长城、江河、山岭)4、毛主席的一首诗词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的淋漓尽致,那么画家又是如何将这首诗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展示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这是一幅提名为‘江山如此多娇’的中国画巨作,上面有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字,这也是毛主席唯一的一次在绘画作品上的题字。(1)作品创作于什么时间?作者是谁呢?既然说是巨作,有多大规模?(带着问题看书)(2)这是两位画家作画时的珍贵照片,为什么周恩来在这么多的画家中推荐了傅抱石和关山月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画家的生平:傅抱石——“金陵画派”代表画家,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金陵画派特点:用笔苍劲、奔放雄浑。关山月——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岭南画派特点:写实,引入西洋画派,用笔细致、柔和。4、那这幅作品有着什么样的寓意,下面我们就走进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背景构思构图表现方法价值意义(板书)(1)背景(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2)构思诗词写于初春,画家想把一年四季的景物表现在一幅画面中。这样的构思更好的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并且能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构图采用近景、中景、远景有层次的构图方式,主次分明、循序渐进,近景可以看到草木葱茏,一片江南春色,中景可以看到延绵不尽的崇山峻岭、茫茫无垠的肥沃原野、奔腾的长江、黄河、蜿蜒的万里长城,远景是冰山雪岭、以及巍峨雪山一派北国风光,在时序上跨越了春与冬,打破了时间界限,使江南春色与北国隆冬同时在画面上出现,这样的视野只有在航天飞机上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在此一眼望穿,这种表现方法是中国画家的大胆尝试。(4)色彩由山石的青到松树的绿,以及皑皑白雪,滔滔黄河,一轮红日,都体现出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娇”字,既要概括祖国山河的东西南北,又要体现四季变化的春夏秋冬(5)表现方法运用了特殊的技法“抱石皴”从名字看是谁发明的画法呢?(傅抱石)画派特点:回看“江山如此多娇”硬毫散锋,时而上下,左右婉转,突出了金陵画派的厚重、奔放、雄浑。(6)价值意义作品用来装饰人民大会堂,而人民大会堂是用来接见国家领导人和国外友人的,作品能一目了然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祖国的地大物博。同时这幅作品也是凝集了画家和国家领导人的构思,大家集思广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7)有太阳和无太阳的画面对比图思考:你觉得哪幅作品好,红日代表了什么?(讨论回答)红日(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辉煌的红日,象征着新中国如朝阳,跃然升起在世界东方)。(三)、演示阶段教师演示绘画过程(微视频)五、学生练习这是老师给同学们推荐的几句诗词,看看能不能激起你的创作灵感,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六、课后延展展示王西孟的《千里江山图》,课后分析,体味山水画的意境,创作的巧思与独特技巧表现。七、小结: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分析作品,用美术语言更全面从的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下面我们再一次欣赏诗朗诵“沁园春雪”(同学们齐背)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学设计6
上一篇: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下一篇: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学设计七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