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复习资料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文本回顾
原 文 参考译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段解】 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段解】 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明其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这是斗争的第一回合。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段解】 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是斗争的第二回合,也是高潮。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段解】 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这是结局。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我们小的土地,这再好不过了;虽然是这样,但这是我从先王那儿继承的封地,我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却违背我的意愿,是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说完(唐雎)拔剑而起。
  秦王神色变得沮丧,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保全下来,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知识清单
类 型 内 容
文学
常识
1.《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2.唐雎,战国末期人。
重点
词句
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同“措”。 2.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
古今异义
  1. 非若是也。古义:这样。
今义:判断动词。
2.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只,只是。今义: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义:吉祥。
今义:休息。
4.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一词多义 1.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 
2.徒
亦免冠徒跣。徒: 
徒以有先生也。徒: 
词类活用 1.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    丧服。 
2.请广于君。广:形容词作动词,增广、扩充。
3.且秦灭韩亡魏。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4.伏尸百万。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    下。 
文言虚词 1.安陵君其许寡人!其: 形容词作动
2.以
3.于
4.之
5.岂直五百里哉。哉:助词,加重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乎:疑问语    气词,“吗”。 
7.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夫:句首发语词,      无意义。 
重点实词 1.唐雎不辱使命。辱:辱没、辜负。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3.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
4.故不错意也。错意:在意。  
5.岂直五百里哉?岂直:何况只是。
6.秦王怫然怒。怫然:愤怒的样子。
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公:对人的敬称。  
8.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伏尸:横尸在地。  
9.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10.亦免冠徒跣。
徒: 裸露。跣:赤 脚。  
11.以头抢地尔。抢:碰,撞。  
12.非士之怒也。
士: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13.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休:吉        祥。  
祲:不祥。   
14.挺剑而起。挺:拔。
15.秦王色挠。挠:屈服。  
16.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吾)受地于先王。
2.判断句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3.倒装句
受地于先王。(介词短语后置,应为“于先王受地”)
文章
主旨
文章用人物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写作
特点
1.运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2.通过对话,突出人物性格。
 
  注:部分虚词有实词用法,为方便表述,以上一并讲解。
                  文学常识
1.战国策    西汉刘向    战国时期史料
通假字
1.同“措”。
2.同“苍”。
古今异义
1.这样。
2.只,只是。
3.吉祥。
4.道歉。
一词多义
1.派遣。    出使。
2.裸露。    只,仅仅。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穿白色丧服。
2.形容词作动词,增广、扩充。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文言虚词
1.表示祈使语气。
2.连词,用。
连词,把。
介词,凭借。
连词,因为。
3.介词,从。
介词,让。
介词,可省略。
4.代词,代指安陵。
助词,相当于“的”。
5.助词,加强反问语气,“呢”。
6.疑问语气词,“吗”。
7.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重点实词
1.辱没,辜负。
2.交换。
3.施予恩惠。
4.在意。
5.哪里只是。
6.愤怒的样子。
7.对人的敬称。
8.横尸在地。
9.平民。
10.裸露。    赤脚。
11.碰,撞。
12.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13.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    吉祥。    不详。
14.拔。
15.胆怯。
16.明白,懂得。
 
跟踪训练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错意也。
错意:在意。
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
C.天下缟素。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道歉。
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译文: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C.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大王给我们增加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我们小的土地,这再好不过了。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4.下列全都表现出秦王蛮横的一组句子是(  )
①秦王不说。
②秦王怫然怒。
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⑤秦王色挠。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6.下列对本文的写作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B.秦王最后“长跪而谢之”,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
C.情节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
D.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复习资料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资料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