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情景导入新知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探究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新知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周,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新知探究麦哲伦船队成为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一艘帆船触礁受损,剩下四艘帆船。一艘帆船哗变,返回西班牙麦哲伦陷入当地土著人的纷争,被杀。两艘船体漏水,无法继续航行只剩一艘帆船,18名船员5艘船组成,共265人新知探究地球卫星照片宇航员眼中的地球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新知探究新知探究最直观—地球卫星图片月食新知探究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登高望远,要想看的远(范围更大),就要登的更高。新知探究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赤道)、表面积63714万5.1亿新知探究地球表面积约相当于个足球场(约7000平方米)的总面积赤道周长约相当于个400米跑道的总长7.2857x101010万赤道半径—极半径=千米新知探究6378635721新知探究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新知探究地球仪和地球,有什么区别?新知探究地球仪上五要素(点、线)新知探究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按以下步骤制作地球仪(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①②③新知探究1.如图1.5中①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作为赤道;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2.把铁丝弯成图中②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66.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3.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4.在图③中的倾斜铁丝两头,即ab处,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可以自由转动。5.在图③中c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仪不会翻倒。新知探究坚持细心制作,一定能够成功!拓展提升古印度人认为地球是一个倒置的碗,支撑地球的是几只巨大的大象;而大象又站在一只巨大的乌龟背上,它是印度主神毗湿奴的化身。毗湿奴、地球、大象又被一条巨大的眼镜蛇环绕,眼镜蛇代表着水。古巴比伦人认为宇宙是一个闭合的箱子,大地是这个箱子的底板。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还有这些认识!归纳总结地球和地球仪认识地球的形状认识地球的大小认识地球仪天圆地方观察太阳和月亮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平均半径千米最大周长千米表面积千米63714万5.1亿地轴、南北极经线、纬线课堂检测1.地球的形状是()A.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B.皮球似的正球体C.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天圆地方2.人们制作地球仪时,将地球仪做成标准的球体,这是因为()A.为了美观B.地球是一个标准的球体C.为了地球仪的转动D.赤道半径和极半径差别很小,可以忽略不计CD3.生活中不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A.站得高,看得远B.太阳东升西落C.海边看船D.月食4.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指南针的发明D.地球的卫星照片5.下列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课堂检测BCA作业布置目的:进一步巩固对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认识。准备材料:西瓜、橙子、苹果等圆形水果。实验操作:按照所学的地球仪的特点,做出地轴、标出南北极、纬线、经线等。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
上一篇: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下一篇: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