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练习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达标】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疮疤()震悚()诘问()惧惮()惊骇()粗拙()掳走()孤孀()2.解释下面画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4)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3.请从所给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________(淡薄冷淡冷漠)起来,但完全________(消亡消失消灭),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________(询问审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2)这________(也又就)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________(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4.指出下面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向东南去了。(________)(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了。(________)(3)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圆。(________)5.根据句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在后面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________绘图的《山海经》了。________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________的。________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________起来。________6.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散文集________,作者鲁迅,原名________,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________、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7.本文塑造“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你也运用这种手法写一个片段。【写法分析】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阿长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貌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做法,表现“我”对她的“憎恶”与“讨厌”。后半部分着重写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表现“我”对她的佩服和敬意。这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此写法的运用________。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抑”和“扬”的前后,必须具有对照性,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这种对照越鲜明越好。②“抑”“扬”两者,应该重点写“扬”,“抑”只是衬托。8.将下列句子正确排序(_________)①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②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③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④只有祖母叫她阿长⑤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9.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例句:拥有青春,就拥有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一份灿烂和辉煌。第二部分【课内精读】10.阅读“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问题。(1)阿长问《山海经》,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明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3)选文第①段与第⑤段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4)选文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阿长称《山海经》为“有画儿的‘三哼经’”,这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2)“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做“最为心爱的宝书”?(3)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第三部分【课外拓展】12.阅读理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练习
上一篇:阿长与〈山海经〉同步练习16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