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最苦与最乐》课件2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与最苦与最乐梁启超教学目标1.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的进行阅读,把握作者观点。2.对内容和表达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最牛老爸梁启超长子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中心论点就是高度概括全文的一句话,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下文全部都是围绕这一句话而展开的。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文体知识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例:《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常用论证方法读准字音恩惠监督契约如释重负包揽悲天悯人huìqìlǎnmǐnshìdū理解词义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整体感知与略读课文,思考:1.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2.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3.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1—3自然段分总结构第4自然段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应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任。1.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合作探究1.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作者认为,贫而不苦的原因是,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知足安分达观责任2.第1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设问,排比。把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这是许多人的想法和说法,否定这些答案,读者就要寻找新的答案。这时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显得突兀,而是一种水到渠成之妙。3.作者是怎样论述“身上背着一种未尽的责任”是“最苦”的?作者先以环环相扣的设问句否定人生最大的苦痛是贫、失意、老、死;然后提出人生最大的苦痛是身上背着一种未尽的责任。4.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5.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6.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对人的责任:对事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合作探究1.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尽了责任2.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3.在此,作者说了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话,它就是么?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古语——如释重负:本来担心或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孔子——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作用:引用古语、俗语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4.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5.“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里讲了苦与乐的什么关系?人责任尽完时的快乐程度取决于负责的日子,日子越长,责任越重大,到结束时快乐的

 

《最苦与最乐》课件21
上一篇:《最苦与最乐》课件18    下一篇: 《最苦与最乐》课件2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