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作业练习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0古代诗歌五首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怆然()涕下()决眦() 鸡豚()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阴阳割昏晓(2)决眦入归鸟(3)拄杖无时夜叩门(4)吟鞭东指即天涯(5)丰年留客足鸡豚(6)自缘身在最高层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C.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翻译: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翻译:送我离开京城的人群声势浩大,日落西斜时候我倍感忧愁,离开京城,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像人在天涯一般。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翻译:(他日,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了。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翻译:往前看,看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往后看,看不见后世求才的明主。5.默写。(1)《登幽州台歌》中,写出在广阔无限的时空背景下,诗人深感人生有限的诗句是:,!(2)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写出了“,”的名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写出了“,”的句子,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3)陆游《游山西村》中“,”暗含人生哲理,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积极的人生态度。(4)人有情,花有义。即使成片片落红,也要奉献自己,恰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所言:,。6.文学常识填空。(1)他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是,他被后人称为“”。(2)他自号放翁,南宋诗人,一生笔耕不辍,诗词俱有很高成就,尤以饱含爱国热情的诗作闻名后世。他是,我们还学过他的诗作《》(其二),诗中写道他在梦中犹想为国效力。(3)《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字伯玉,(朝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4)《登飞来峰》的作者是,字介甫,号,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5)《己亥杂诗》(其五)的作者是,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家、家。◆课内精读(一)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7.下列对《登幽州台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抒发了诗人知己难遇,生不逢时之感。B.第三句写诗人登楼远眺,只见茫茫宇宙,空间辽阔,与第一、第二句相连,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苍茫广阔的图景,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C.最后一句直抒胸臆,“独”与绵长的时间、辽阔的空间形成对比,烘托出了苍凉悲壮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孤独悲伤的情感。D.全诗句式长短参差,前两句音节舒缓,传达了诗人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音节急促,表现了诗人的无可奈何。8.在《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9.试分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二)阅读《望岳》,回答问题。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概?11.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与“山”相关的诗句。其中,你学过的两句诗是“”和“”。(三)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1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联系诗句进行说明。13.诗的后两句在写作特点上有什么妙处?(四)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14.下面对《游山西村》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他人。D.这首诗记叙了诗人在村中行走时所看到的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15.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16.结合诗句内容,说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如何借助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的。(五)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回答问题。17.下列对《己亥杂诗》(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作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作业练习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练习    下一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