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新知导入我国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在众多景物之中,中国人对山是情有独钟的,五岳是群山中的代表,而五岳之首当属泰山。泰山以独有的风姿屹立在世人面前,留下了无数经典传说和美词佳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新知导入望岳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等,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面貌,因而被称为“诗史”。其诗沉郁顿挫,格律严谨,感情真挚。代表作品有《春望》《登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背景资料作者简介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杜甫以“望岳”为题的诗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当时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yǎn)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创作背景背景资料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朗读指导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指泰山。诗文探究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指山色。不尽。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总括泰山全貌,既点明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又写出了泰山的绵延、高大。“青未了”写出青翠色一望无际,表现了山势绵延不尽的特点。第二句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译文: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指天地、大自然。聚集。诗文探究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分。聚集之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有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颔联写近望所见,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译文: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同“层”。眼眶。诗文探究“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颈联写凝望所见,写的是实景。诗人抓住“曾云”“归鸟”两个景物,表现了心胸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其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周围众多的山看起来都会显得低矮渺小。终当,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诗文探究尾联化用了哪句名言?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登泰山而小天下尾联写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登上山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以“众山小”衬托出泰山的高大。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诗文探究示例: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怎样描写泰山的高大形象的?侧面烘托。诗人在这一句中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景象。借助齐鲁两地来侧面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硕大形象。思考:颔联里“钟”和“割”二字用得好在哪里?说说看。“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都给了泰山。“割”字生动有力地表现出泰山将阳光隔断,使山南山北两面明暗截然不同,从而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对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分析讨论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示例一: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再到细望。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示例二:用字精妙,“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用得极为精妙,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雄伟。示例三: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写作特色1.构思巧妙,层次分明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的登“岳”,构思巧妙,层次分明。2.由远而近,虚实结合全诗紧扣“望”字展开,前三联写实景,最后一联写想象中的景象。首联写远望所见,写出了泰山绵延不断、雄伟壮阔的气势。颔联写近望所见,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写凝望所见,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震撼力。尾联想象俯瞰群山,表现了诗人不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
上一篇: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46    下一篇: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3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