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望岳》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望岳》教学目标: 品味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重难点)2.了解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本堂课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节奏韵律、读出画面、读出诗情,使学生会读,会思考,会想象,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围绕“学为中心”,贯穿整堂课的学习方法是入境换位法,即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诗句变成画面,并进入情境,站在诗人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诗情。一、教学过程主要为三个环节: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诗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本按计划完成任务。第一环节:读出节奏。本环节分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骤,读准字音。要求学生自由诵读,看注释注音,并在原文中标注。其他字词看情况点明(夫、了、曾、眦)。齐读读准字音。第二步骤,读出节奏。出示小知识:五言律诗朗读节奏有以下两种:XX/XX/X;XX/X/XX。介绍五言律诗的一般节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读法用斜线在原文中画出节奏。一生读,学生点评。并指导节奏朗读(停顿要求声断音不断)。齐读读出节奏。第三步骤,读出韵律。出示小知识:押韵,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诗歌富有节奏之美和声调的谐和之美。学生指出押ao韵,要求学生张大嘴巴读出韵味。齐读读出韵律。反思:三步骤读诗基本完成任务,但节奏和韵律如果不能有一个很好的区分度进行更有效的阅读指导,不妨可以换成读出诗的抑扬顿挫,通过介绍诗歌平声读音延长,仄声读音上提,来使诗歌更有节奏感。同时简单指明诗歌押韵要读出谐和之美。当然,这只是我在实施课堂教学后的一个小看法。第二环节:读出画面总问题设计:诗题为《望岳》,诗人望见了怎样的景色?请发挥你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写景的诗句。(如在描绘景物时加入感官描写或修辞手法)出示小知识:律诗每两句为一联,1、2两句叫首联,3、4两句叫颔联,5、6两句叫颈联,7、8两句叫尾联。本环节分四个步骤完成:第一步骤:示范描绘,讲明“注释”与“描绘”的区别。首联写景的句子“齐鲁青未了”,①指导学生看课下注释“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②并指导学生根据注释读出本句诗中泰山的特点:青、连绵不断。③再根据泰山的特点,发挥想象描绘画面(出示描绘本句诗描绘的句子)。④让学生在对比“注释”与“描绘”的区别中,明确描绘的要求。第二步骤:分两组分别描绘颔联和颈联。课堂巡视观察学生写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第三步骤:交流点评。第四步骤:小结前三联写景写出的泰山的特点。反思:本环节在明确了“注释”与“描绘”的区别,并有具体示范的前提下,让学生下进行“描绘”,完成情况比较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必须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以往学生答题情况,对于描绘诗句画面总是很欠缺,基本上就是简单的翻译,没有画面感。于是设计了“注释”解读与“描绘”画面的对比。另外,画面的想象必须先抓住景物的特点,这也依赖于对诗句的“注释”解读,这样的想象才不会天马行空。描绘示范来自于网上,“齐鲁青未了:那一脉苍莽的青色,蓊蓊郁郁地,绵延在齐鲁大地上,望也望不到边际。”在要求学生描绘时有强调要求:通过合理的想象,通过各种感官器官或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描绘,但示范描写中没有这些手法,不能很好的起到示范作用,也影响到课堂指令明白到位的传达。描绘示范不妨根据指令的明确要求自己来写,这样的示范效果会比较好。评课时指出“先讲特点,再讲描绘,环节冲突。”关于这一点,我的设计出发点是: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先读懂诗句,并能像首联示范的一样,找到所描写景物的特点,能抓住特点进行描绘。最后交流描绘后再进行一个全诗泰山特点的小结。这一环节的处理还有待调整,特别是同第三环节的“感叹句”的设计问题“啊!多么!(不能填“美”“漂亮”。)”也存在重复提问问题。第三环节:读出诗情。总问题设计:假如你是诗人,面对这样的景致,内心会有怎样的感觉?本环节分四个步骤完成:第一步骤:景中情,品析写景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从诗人炼字入手。①请以“啊!多么!(不能填“美”“漂亮”。)”的句式表达读完颔联的内心感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在本首诗中也不例外,特别是“钟”和“割”两个字,请点评好在哪里?学生交流。学生回答不是十分明确。②进一步引导:不妨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入手,或者用组词法根据诗句意思对“钟”和“割”进行组词理解。学生利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并组出“钟情、情有独钟”和“刀割”这样的词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第二步骤:情中理,品析抒情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写作背景入手。①“会当”如何理解?指导学生看课文注释“终当、终要”。这个词语会在什么时候用到?会以怎样的口吻来读?学生明确:发誓时,坚定的口气。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誓言。②在本诗中作者发誓要怎样?介绍本次作者登泰山未登到山顶,并从诗中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学生明确:攀登泰山绝顶。③仅仅是这样的誓言吗?出示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从江南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尽管他当时已得到崔尚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望岳》教案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七下《伟大的悲剧》教案    下一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游山西村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