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望岳》教案2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望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二:简介作者: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四:朗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2、听配乐朗读,学生听读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4.全体学生齐读。五:整体感知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以“我最欣赏这首诗中(字或句)是因为”谈谈你的理解。六,合作探究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字用的好,历来被人称道,试着分析它的妙处。4.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歌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2).远望泰山,说泰山横跨齐鲁大地,绵延广阔近观泰山雄奇秀丽,巍然耸立的形象细看泰山,表现在泰山面前深为之震撼和陶醉的感情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3)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来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七)读人生 通过对《望岳》的学习,想想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人生的启示?小结:诗人热情的赞美的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顶峰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用这句话来时时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勇往直前!(八).背诵古诗。(齐背)课文分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望岳》教案20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下一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登飞来峰》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