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8课百家争鸣课堂作业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8课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如图中的书法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他是()/A.孔子B.墨子C.孙子D.老子2.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泉州的清源山上有著名的老君岩,就是为纪念他而雕刻的。他的思想主要记载在哪一部古籍中()A.《史记》B.《春秋》C.《论语》D.《道德经》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4.春秋时期,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诲人不倦”D.“温故知新”5.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墨子》6.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7.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下列成语中与庄子有关的是()A.守株待兔B.舍生取义C.道法自然D.墨守成规8.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派别是()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9.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国家产生B.社会转型C.政权分立D.文明起源10.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属于他思想的是()A.“仁政”B.“无为”C.“兼爱”D.“法治”1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12.蔡元培称道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有教无类”B.“以礼治国”C.“因材施教”D.“民贵君轻”13.漫画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仔细观察下列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学说()/A.道家、兵家、墨家B.法家、兵家、儒家C.墨家、法家、兵家D.道家、法家、儒家14.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15.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两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周游列国杏坛讲学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③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和谐社会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二、非选择题16.七(3)班开展历史兴趣小组活动,请你参与。(1)组长小明在整理介绍春秋战国思想家的资料时,被活泼的组员小康打乱了次序,你能帮小明对号入座吗?(要求将字母填在对应的表格内)A.“兼爱”“非攻”B.“因材施教/”C.“顺应自然”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思想家孔子韩非庄子墨子思想(2)识读以下古代历史人物的图片:/图一孔子图二老子图三韩非图片中三位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3)假

 

第8课百家争鸣课堂作业
上一篇: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10    下一篇: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