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8课百家争鸣一、单项选择题1.李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探究老子思想的学习活动,他们应该查阅的书籍是()////A. B.C. D.2.下列言论,出自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下列不属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A.生产技术的进步 B.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壮大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社会的安定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A.老子 B.孔子C.墨子 D.韩非5.下列关于战国百家争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B.所谓“诸子百家”是泛指,表示学派众多C.各学派聚众讲学,纷纷著书立说D.儒家思想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6.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孙武7.“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8.下列观点和主张对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最有用的是()A.一切顺其自然,要“无为而治” B.主张改革,提倡法治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D.主张勤政,反对苛政和滥杀9.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上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并立局面C.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D.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10.图反映的是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某一单元内容,最适合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1..原国家总理温家宝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古代,第一次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12.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孙武13.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二、填空题14.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5.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三、材料解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请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创始人?在政治上提出什么主张?他的学说集中在哪部书中?(2)据材料,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说说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请回答:(1)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顺其自然--______以法治国--______民贵君轻--______兼爱非攻--______(2)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对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ADCD6.ADBDD11.BBA二、填空题:14.老子孔子15.孟子韩非三、材料解析题16.(1)道家学派无为而治《道德经》(2)儒家学派;核心思想是“仁”。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等17.(1)顺其自然--(庄子);以法治国--(韩非);民贵君轻--(孟子);兼爱非攻--(墨子).(2)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
上一篇:第8课百家争鸣课堂作业    下一篇: 2.8百家争鸣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