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表格式)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程标准】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学建议】利用地图学习西域、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等史实,培养学生从历史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知道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内在联系;通过教材内容和其他材料,探究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了解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往,认识其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通过教材内容了解两汉对西域的政策及影响。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张骞两次两次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掌握西域都护的设置等基本史实,理解设置西域都护的重要意义。识读《丝绸之路线路图》,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2、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难点:如何正确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课时安排本课共1课时,本设计为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备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北大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本月所展新疆文物一一“营盘美男”。简要介绍营盘美男(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墨山国贵族),其价值在于保存至今鲜艳的丝绸衣物及其图案风格(容纳波斯和罗马风格)。引出问题:1.“营盘美男”所穿的丝绸来自哪里?2.墨山国所在的西域指什么地方?3.波斯、罗马如此之远,为什么“营盘美男”会融其风格,当时的人们究竟通过什么途径来相互联系?二、新课讲授(1)探秘西域由营盘美男引出提问:西域具体指什么地方?通过动图展示西域的区域,着重指出:广义西域、狭义西域的区别;简单介绍西域,并引出《汉书》史料:“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蓐以郎应募,使月氏。”提问:匈奴西域关系及汉武帝出使目的。出示地图,了解大月氏、匈奴和汉的地理位置关系。(2)凿空西域结合历史剧表演同时进行:期间其他同学同时完成“张骞两出西域表格”,并思考张骞精神。展示中外历史学家对张骞出西域的评价:没有张赛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一一清华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汉武帝派张赛出使西域,正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各个民族,如乌桓、鲜卑、大月氏等。”-一-加拿大著名汉学家TimothyBrook《哈佛中国史》指导学生可结合中外研究,开阔自己的眼界。并得出张骞通西域的意义。(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做一个比较。提示:背景目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汉武帝反击匈奴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了解了西域第二次汉了解西域,控制了河西走廊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公元前119年沟通西域4.教师提问:想象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提示:挫折: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等。精神: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等。1)创设情境:据研究,“营盘美男”另一身份正是当时行走于东西方的商人。你知道他当时可以选择的贸易路线和商品有什么吗??两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自主讲解《路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和沿线商品;《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及交流商品;2)教师补充三则丝路上的史实:分别是汉代西域、安息及大秦的趣事。3)丝绸之路的保护: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列出表格,师生共同完成表格。丝绸之路到底有什么意义值得我们汉政府如此保护呢?千年后的中国人又是如何继承的?4).路线:(1)陆上丝绸之路(口诀:长河新,安息大)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今新疆地区→④安息(中亚、西亚)→⑤大秦(欧洲)(2)海上丝绸之路①山东沿岸→②穿过黄海→③到达朝鲜、日本和①东南沿海港口出发→②经中南半岛南下→③绕过马来半岛→④穿过马六甲海峡→⑤孟加拉湾沿岸→⑥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5)丝路意义:结合中外各-则材料:材料一: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一《史记.大宛列传》材料二:丝绸之路让中图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全球史。一一牛津大学历史教授PeterFrankopan《兰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研读材料,得出意义:丝绸之路极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进一步解释“营盘美男”容纳波斯、罗马,风格的现象。2维承与创新:用时间轴的方式,从“张骞凿空”“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进而展示《一带一-路示意图》并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评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表格式)教案
上一篇: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教案    下一篇: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