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新文化运动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1923年《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这场运动是如何发生的?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二)、讲授新课: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材料:“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了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2、开始标志://陈独秀,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领导者。早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创建《新青年》杂志,后改名《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不久也迁往北京。3、主要阵地///蔡元培北京大学红楼(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他们热情宣扬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4、代表人物:胡适、李大钊、鲁迅/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鲁迅《狂人日记》,小说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2、新文化运动提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陈独秀《新青年》3、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鲧禹治水/山海经洪水滔天鲧(gǔn)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白话文:蝴蝶胡适第一首白话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读完这两段材料,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更通俗易懂?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4、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解放和铺垫的作用。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钱玄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新文化运动教案
上一篇:新文化运动教案13    下一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