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4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东半球西半球南极地球最冷的地区,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十分寒冷。“冰雪高原”——冰层很厚,平均2000多米。漂浮的冰山——冰川下滑崩裂漂浮入海。“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泼水成冰酷寒泼水成冰干燥白色荒漠平均降水量仅55mm烈风杀人风最高风速92.5米/秒,是12级风的3倍。非洲南极洲亚洲欧洲冰盖(平均1720米)海拔最高大洲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北冰洋东半球西半球亚洲北美洲欧洲北极北极的暖季(5月-9月)北极没有南极严寒,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北极降水量比南极多,北极风速没有南极强。极地动物海豹驯鹿北极狐南北极气温比较南极气温远低于北极的原因海陆性质不同:南极以大陆为主,且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热量少,放出热量多,而北极以海洋为主,海洋释放热量慢→南极中心是陆地,四周是海洋;北极中心是海洋,四周是陆地。海拔高度不同:南极大陆号称高原大陆,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受高度的影响,气温低→南极海拔高二、科学考察的宝地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考察队,到南极地区进行考察。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地上。1989年2月26日,我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正式落成。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为什么在2月份?夏季,最温暖。南极地区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长城站1234阿蒙森-斯科特站黄河站顺时针逆时针东半球西半球东半球西半球南极地图的方向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穿越南极由中国、美国、苏联、法国、英国、日本六国南极考察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的捕杀。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此外,石油泄漏等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给北极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演讲活动:保护极地,人人有责科学家一直警告,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如图是两幅公益海报。作一个简短的演讲,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海豹和北极熊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二、科学考察的宝地三、极地的环境保护地理位置气候差异代表动物制定条约和平利用极地资源科学考察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41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课件42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2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