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乡愁》案例分析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乡愁》案例分析 束教络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新课。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故乡的云》,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学生欣赏)才在欣赏的时候,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唱得也很投入,能告诉老师这首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吗?(生答)那么这种思乡之情被寄托在哪种事物上呢?(生答:故乡的云。)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乡愁》。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诗人。2.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年生南京,祖籍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我们都知道香港和澳门分别97、99年回归祖国,现在还有一个地区没有回归,那就是?(生齐答:台湾)那么,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乡愁》将是一番怎样的况味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诗歌诵读。二、朗读感知。1.老师作示范朗读。2.学生默读课文,并结合练习三的示例,划分诗的节奏。3.全班齐读课文。三、品味鉴赏。1.想一想:乡愁原本是一种非抽象的感情,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明确:诗人把乡愁投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2.抽生朗读课文。3.这四种对象前分别用了哪些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一枚”“一”“一”“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 “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式,把乡愁浓缩这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4.很明显,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的是四个人生阶:小时候——长大后——后

 

《乡愁》案例分析
上一篇: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教案    下一篇: 九年级上册第3课《乡愁》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