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回延安》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回延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资料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品读语句,掌握作者抒发感情的技巧。  3.通过课前布置的各项活动及上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4.在学生了解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的上,激发学生热爱延安、热爱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革命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品读语句,掌握作者抒发感情的技巧。  2.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安排】一  【教学流程】  一、导语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魅力中国》的节目中,6位出色的年轻挑战者用他们高亢嘹亮的声音挑战“信天游”。在节目中,我们能聆听到陕北高原的土地里迸发出来的 那高亢、明亮、苍凉、粗犷的经典民歌。  (播放陕北风光片,插入民歌《走西口》片或《山丹丹花 开红》。学生欣赏之后,谈自己的感受。)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陕北的土高原上 那祖祖辈辈的 土汉子和婆姨们,用心吟唱着他们的生活和爱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贺敬之用“信天游”风格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回延安》,去感受作者的那浓烈的情吧!  二、交流资料  1.“信天游”的概念。  “信天游”是流行陕北一带的民歌形式,这种民歌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歌词为两句一,短的只有一,长的可接连数十,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每转韵,多用比兴,多用蝉联,多用叠字,多用衬字,既有疾徐相替之美,又有柔交织之妙。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因而有着显著的地特色和民歌特色。  2.关贺敬之。  贺敬之,1939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创作。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在集体创作著名歌剧《白毛女》中担执笔,此剧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1946年作者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1956年,诗人重回曾经生活战斗过的胜地——延安,此时正好是10年时间,那么,当作者看到那熟悉的山水和热情的乡亲们时,他的心情如?感情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放声诵读诗歌,去感受作者的情怀吧!  三、放声诵读,把握内容和情感   1.自由读、体会 诗情。   全诗基调:热烈 、欢快、亲切、昂扬。  第一部分:跳荡、激烈。  第二部分:深厚。  第三部分:真挚、亲切。  第四 部分:热情、明快。  第五部分:激越、昂扬。  2.学生分组诵读,然后用“我从‘       ’中读出了      情感”的句子说话。  3.主要内容有:回到延安,回忆延安生活,亲人团聚,延安新貌,歌颂延安历史。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回延安》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教案    下一篇: 回延安教案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