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元素教案免费下载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3元素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教学1.元素概念。2.元素符号。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有关元素符号和元素期表的资料和挂图教学过程 第一 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评:这样的提问不仅了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分子的微粒,重要的在引导学生去探讨:构成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都有氧原子,很自然的引入元素概念的教学。新课引入:构成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 都有氧原子,不管构成哪种分子的氧原子,它们都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荷。我们把这些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同样把具有6个 质子(核电荷数为6)的原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 元素呢?子称为碳元素。此外,还有铁元素、氯元素、钾元素等等 。一、元素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课本P56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2.特点由定义 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请看下列练习。展示下列练习。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①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

 

元素教案免费下载
上一篇:元素教案12    下一篇: 元素教案1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