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设计例谈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9-01-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     吴文俊

  内容摘要:在课改过程中,教材害怕“题海”而削减习题,领导害怕学生负担过重而一直在“减负”,致使我们教师不知如何去布置作业。 实践中我们本着精心选择、科学规划,尽量顾及作业设计的基础性、趣味性、层次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理念,努力实现减负增效。

  关键字:数学作业  有效设计  减负增效

  布置适量的数学作业,既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作业这个平台,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更为清晰、牢固、稳定,促进新知的构建,提高数学能力,如果作业能做到科学、有趣、适量,那么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会得到锻炼。“作业”本身没有错误,关键如何去布置,去设计。我们要理清一个概念,就是不要认为布置作业就是搞“题海”战术,也不要认为,布置作业就是加重学生负担。要把握好作业的“度”也就是科学的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如果能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外以轻松愉快的的心情尽情发挥,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探讨。这样,既可以减轻师生的负担,也能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一、          作业设计要关注知识的应用

  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宽松、空间广阔的特点,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数学课后作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知“现实数学”,享受“快乐数学”,不仅能起到巩固、拓展知识技能的作用,而且能提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如;教学“节约用水”后,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每月的用水情况,再根据调查结果向家庭提出一份合理用水建议。又如:学习了“比例尺”后,作业内容设计为;要求学生根据校园的情况,利用一周时间,运用分组测量和数据收集等手段,选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充满着地方色彩的实践作业,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了相关数据,绘出了自己满意的平面图。学生通过这样的作业,不仅增强了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增进了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喜爱。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可设计让学生测量并计算出自己卧室的面积;在学完“表内乘法”后,让学生设计一张乘法口诀表;在学完加、减、乘、除的竖式后,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虫食算”题目……

  作业设计是要考虑方方面面,注重其基础性、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才智去获得成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明天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二、          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说: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作业设计时,不能搞“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须精心考虑,因人而异,分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练习,都能得到提高。

  分层作业的编排设计一般遵循对低层次的学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层次的学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对高层次的学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

  A档: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训练。本栏作业来源于B档作业的调整(稍有变化的题目数量减少,难度降低,比较基本的题目可以强化训练)。这类题目运用的是班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训练,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技能。真正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B档: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变式、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本档作业来源于课后作业和相对应的学习指导训练题。本档作业题面对的是班级的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C档:作业题型属于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智力训练题、提高题(它包括综合面广、灵活程度深、创新意识强的题目等),作业来源于课后和相对应的学习指导训练中的星号题或教师自编的补充题。这类题目面对的是班级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B档作业的基础上,再完成A档作业。

  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作业内容设计为:①一个长方体的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4厘米,做这个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②一个长方体的纸盒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③一个长方体的纸盒的长是6厘米,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体积是120立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有如教学“年、月、日”后,我设计了以下三类作业,供学生自选完成。

  A.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组填空题。

  B.制作月历:请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今年二月、三月、四月、七月、九月的月历。(教师提供每月第一天为星期几。)

  C.查找有关年、月、日的资料,了解年、月、日的来源,了解历法的形成过程,完成一张知识小报。

  层次性的作业能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作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调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作业的单调性和不适应性,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针对行和实效性。

  三、          作业设计要追求思维的价值。

  传统的作业大多数题目形式比较呆板,条件和问题比较固定,缺乏解决问题的自由性,而开放性的作业可克服这些局限,有其独特的优势。设计开放性作业,要以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重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释放潜能,从而获得生动、全面的发展。

  开放性作业起点要低、内容要新颖、问题具有发散性、解题的策略多样化,使学生容易下手,体验成功。如在学习了“利息”后,作业内容设计为: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定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学习了统计图的知识以后,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条题目:下面是某商场一年来的服装销售情况统计图,请你根据这个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这个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想多少回答多少,越多越好。)

  2、如果你是这个商场服装部的经理,请你谈谈你的营销策略。

  这样的题目绝对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要想回答这样的问题统计图的知识如果学习得不好是根本解决不了的,既复习了教材中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何不多多的给学生出示这样的题目呢?学生愿学,老师更加愿意教。这样的开放题的设计旨在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开创一个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广阔天地。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品尝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四、          作业设计要注重形式的创新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设计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自己编写作业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知识所获取的快乐。根据学习内容设计阶梯练习:基本题、提升题、思考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通过这样的创新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了自主创新的意识。如学习了“认识图形”后,作业内容设计为;利用圆、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画出尽可能多的物品的图形。事实证明;学生兴趣盎然,画出了许多构成物品的几何图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思维在自主的空间中尽情翱翔。有如在学习了“混合运算练习”后,作业内容设计为:用40,38,12,加,减,乘,除,小括号等自由选择运算符号,编成你会算的数学算式。结果学生编成了;①40+38+12 ② 40×(38+12)

  ③(40+38 )×12 ④12÷(40-38) ⑤ 40×38 ×12  ⑥40-12+38等算式。让学生自主去选择,激发了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事、趣事。

  总之,数学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生动活泼的数学作业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创新的乐园,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材料:

  1、《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姚红雁    (小学数学教育 )

  2、《克服传统作业弊端,科学合理设计作业》 刘 建 (教育科学研究)

  3、《 学生自主性作业策略 》     庞维国         (自主学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美术欣赏教学    下一篇:浅谈幼儿美术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