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教育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一、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学习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在学习“最小公倍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小明的爸爸每隔三天休息一天,妈妈每隔二天休息一天,小明周六、周日休息,三个人要一起去野外郊游,选哪些日子比较合适?学生们对这样一个生活情景倍感亲切,因而兴趣大增,主动去寻求答案。同学们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休息日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在涂色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一些特殊的日子涂上了两种颜色,有些日子涂上了三种颜色。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继续思考和探索。通过观察,学生们很快找出原因所在,这些特殊的日子是他们其中两个人或三个人的共同的休息日。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公倍数”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学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应对生活中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鲜活的题材,调整重组和学生的生活相关的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课上,让学生把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要求通过拼摆、讨论、交流,总结出共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最小?哪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最大?要说明理由。学生通过分组举例、计算、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哪种包装中两个长方体的重叠部分面积最少,这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最多;哪种包装中两个长方体的重叠部分面积最多,这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最小。并从中发现,采用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样式,可以节省材料。这节课上,我并没有让学生机械的练习“表面积计算题”,而是和学生一起研究了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法,各种包装方法与表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用研究的结果去解释市场上的商品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包装的现象。学生不仅仅进行一些表面积的计算,而是在解决具有一定现实背景的、有实用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在这样的教学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数学教学带给学生的不是“题海”大战后的厌倦,而是探索、发现之余的喜悦。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例在学习“利息和利率”时,我提前带领学生到银行调查、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的环境,记录银行的利率,学生在看、听、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数学学学问题了:什么是利率?什么是利息?怎样计算利息?钱存多长时间合算?对于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急于解答,要引导学生继续分析、请教银行职员,然后让他们回到课堂带着问题去预习教材,由于是自己发现了问题,自己又学会了解决问题,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储蓄方式。这样让学生养成留心身边的事物,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使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都十分重要。

  总之,任何知识都有它生活的素材,实际的素菜,而不单单是符号的东西。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要有一种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利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中自主预习、倾听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