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9-12-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张艳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一、创境,把学生引入到音乐的殿堂培养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关键。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轻松、活泼的节奏作为纽带,能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音乐的殿堂,并且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如:上课前师生用唱歌的形式互相问好,旋律由各班自己创作。这种形式很适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使他们疲备的身心得到很大的抚慰和放松,这样不仅把学生很快吸引到课堂中,而且,为上好每节课创设一个美好的开端,教学效果良好。

  二、赏析,把学生带到艺术的境界音乐美可以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追求音乐美的欲望可以形成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艺术境界的想象,既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音乐欣赏来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来发展和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来发展和培养音乐的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学生在欣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头脑中会创造性地把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再现出来。所以,上课时应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按照各自理解角度去分析,去描述歌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去联想其意境,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如欣赏古琴曲《流水》,学生可根据旋律的走向,说出自己所感悟到流水时的各种情境。有的学生描述的是:“像一股清澈的山泉,从山崖上流淌下来,敲击着山石,发出了”叮咚,叮咚“的清脆响声,表现轻盈、亮晶的流水,仿佛看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有的学生描述的是:”仿佛听到了大海的波涛,看到了小溪的潺潺水流,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旋律,似山泉汇成江河,一泻千里;似山势激越,从容不迫地汇入大海。“有的学生说:”我仿佛听到了激流如遇见障碍,水流直打旋,经过周折,冲破暗礁,给人一种积极而又充满激情的情怀。还有的说:“在聆听《流水》时,我仿佛是听到森林里松涛阵阵,鸟儿在欢快的飞翔着、栖息着,发出了各不相同的婉转鸣叫,又仿佛听到江南雨打芭蕉叶。嘀达嘀达声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等。”学生精彩纷呈的描述,表现出他们丰富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感受,把学生领向参与的天地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于中,故形于扬。”《乐记里》就揭示“声从情发”的道理,一个好音乐教师必须抓住音乐的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其功效。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情感的信息。

  在教学京剧的欣赏课时,我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解了京剧是我国的民族艺术,是我国的国粹等有关京剧的知识,再播放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打渔杀家》的选段,导入新课后,接着讲解《智取威虎山》的锣鼓经及武场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并亲自为学生演奏各种锣鼓点,创设了锣鼓经的喧闹气氛,带给学生一个新鲜感,这样把他们带入了京剧音乐的境界,紧接着进行《智》的锣鼓经的学读,师用杨子荣表演动作来说明每个锣鼓经的作用,让他们知道京剧锣鼓经主要是配合身段动作,烘托气氛等。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京剧音乐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高尚情操。

  最后,我让学生把耳熟能详的广西彩调《王三打鸟》与京剧《唱脸谱》做比较,学生情不自禁的边唱做动作,兴致勃勃地说出了两者的区别,这就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形式的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自选音乐考试的尝试    下一篇:小学音标教学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