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方法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20-03-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在复习中,把握以下几点:

  1、课本中的所有术语和结论性语句(包括实验结论)。

  在试题中,容易体现在第II卷中,属于基础题;在第I卷有时也会体现。学生比较容易把握那些是术语和结论性语句。

  2、从课本术语和结论性语句中发散出去的实验。

  在试题中要求根据实验(该实验中学课本也许没有)反推结论(该结论中学课本也许没有)。

  对容易理解的术语和结论性语句抓关键字、词,在书上用各种符号鲜艳地标识。考查学生发散思维,但这些实验并不会离开中学研究范围。

  3、熟悉课文中对结论性语句插入的“例如”。

  这些例子很重要,可以说是考查的细节内容、知识零散点,学生因难以梳理容易忽略。在此提供大家几种方法:

  ①条件允许,就不停地向别人“掉书袋”——对记忆性或理解性的知识。在这过程中,自己就不断对这些细节重复,加深印象。

  ②将知识点整理成表格,尽量简化,从比较中记忆——对记忆性的例子。如单、双子叶植物有哪些?C3、C4有哪些?维生素缺乏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对比等。适宜在第一轮

  中进行。

  ③适当深究现象发生机理——对理解性的知识。如缺钠、缺钾会出现的现象。尽量借助老师对生物知识掌握的全面性解答发生机理。适宜在第一轮中进行,若到后期再做这一步会钻入“怪圈”,可能直到高考都摆脱不了“钻牛角尖”的习惯。

  4、要重视可能的图表,每一个图表都暗含着知识点。多分析课本图表,能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

  如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通过图表知道这些色素主要吸收哪些波长的光。

  5、要忽视课本旁栏,它也是知识点所在,由于零散,而且是旁栏,更容易被人忽视。

  6、选修本复习较注重识记。特别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一章。“C3和C4途径”、“酶工程”和“基因调控机制”已经不在2004年考试大纲中。选修本的内容是《现代普通生物学》的部

  分内容,比较难理解。为更好地学习,就要先看选修本的绪论,虽然不是考点,但有利于对

  整本书进行网络构建和整理。

  二、轮次复习

  复习的轮次大多被人为划分为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

  综合检测;第四轮——回归基础。但是由于高三还要学习选修本,时间比较紧迫。因为有了

  高二对必修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所以对选修本学习最好是先构建知识网络,再层层深入了解、巩固。

  轮次太多可能造成知识点遗漏,而我觉得三轮比较合理。

  1、用较短时间(一个半月到两个月,选修本不应该发散)完成了选修本学习后,就转入基

  础知识复习的第一轮,尽量细化知识点,熟悉课文中对结论性语句插入的“例如”等等。并对

  每一章进行小知识点的归类归纳,构建该章的知识网络,提议用树状并且在分支上标数码,这样能让自己知道该层有多少个点,特别是最细的部分。如发酵工程中的步骤有哪些,转基

  因技术的步骤有哪些,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三点,等等。用时可以覆盖整个高三上学

  期。

  2、在下学期,进入第二轮的专题复习。

  首先,应该对实验专题多花时间,可适当加插《普通生物学》的经典实验,因为要培养学生

  良好的缜密的逻辑思维是比较难。其次,应从选修本的内容进行切入,复习必修本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贯通必修本和选修本,使印象更深刻。

  第三,可适当加插《普通生物学》与必修本比较密切的内容,便于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开设题型专题。特别是多选题和简答题。归纳、整理的内容多出现于多选题,记忆性多出现于单选题。

  最后,在这个阶段多加插一点的高考模拟题练习(要新,最好选用江苏的套卷练习)

  3、在第三轮复习中,老师应指导学生回归基础,复错题,复笔记,复术语和结论性语句。

  在看书时,并不是纯粹的看,要结合自己的总结一起看。做题只做选择题,特别是多选题。

  注意插缺补漏。

  三、我的解题原则和思路以及试后归纳

  一、选择题步骤:

  1、审题(最关键)——找到切入点

  2、分析——用生物学知识,注意分析要全面

  二、非选择题步骤:

  1、审题(最关键)——

  对于信息题。注意表格纵横比较,观察出特殊点;注意文字信息,通常题目答案就在其中;注意坐标图表,纵横两轴上的单位和函数曲线。

  2、分析——用生物学知识,注意分析要全面

  3、答题——语言必须准确,一步一个脚印

  三、实验题步骤:

  1、审题(最关键)——找出实验目的

  2、分析实验步骤要合理可行,分析图表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注意对比分析

  3、实验预测要全面

  4、归纳实验结论和结论原因

  5、当实验大题不是出现在最后一题,先尝试理解题意,5分钟没有头绪便先搁置

  四、遇到不会或有疑惑的题——解决原则

  1、再次审题,抓出关键字眼

  2、猜想出题者意图,考察的知识点

  3、坚定自己的信心:自己不会,人家也不会,不要转牛角尖,是考生物,不是考语文。坚

  定信心后选出符合常理的答案

  五、合理分配时间

  1、40分钟完成选择题部分;80分钟完成非选择题。(其中至少预留15分钟做实验“压轴”题)

  六、试后归纳

  1、归纳错题知识点

  2、归纳错题中的新名词

  3、归纳错题的解题思路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生物学教师的核心素养    下一篇:浅谈如何让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