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李桂中

  一、 由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坚持运用启发式教学是当代生物教学发展的需要。初中是学生思维过渡阶段,而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因此,利用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教法,可满足学生求知心理,使之产生学习的兴趣,符合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规律,有利于改变以往学生死记硬背的局面。

  二、 由掌握知识向应用知识转变

  书本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理论总结,它来源于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感到知识价值的重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期待。理论联系实际,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如,在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谁患过扁桃体腺炎?有什么症状?你知道它的位置吗?2。当你生病时,哪种血细胞的正常值会发生变化?3。如果从上臂静脉注射消炎药剂,是怎么输送到头部的?4。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注射胰岛素而不能口服?这些问题都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感到,原来这些问题都能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充分尝到学习生物的甜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由面向部分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然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发展主体,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在教学中要站在生物科学发展的高度上,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与共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从智力水平来看,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利用,不能完全同步。所以在课堂上,要尽量把握好授课起点,使之尽量让大多数学生易于接受,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听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会,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提问、板画、列表、标本、模型、挂图等式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活泼、和谐地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渗透美育一得    下一篇:谈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