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对策初探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0-08-0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蓝永辉

  摘要:本文立足于对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农村初中地理的课程实施状况的了解,重点分析推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发展的对策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农村地区;初中地理;新课标

  进入新时期,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素质教育在我国也进入了一个发展新时期。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实践也进入到一个全面落实人文教育理念的发展阶段。对于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需要加强提升教学实践水平的教学方法和对策的研究。

  1.积极丰富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方法

  目前,虽然在我国范围内已经开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不少农村初中地理的课程教学仍然还延续着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加强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方法的转变显得十分重要。加强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具体来说,一是应该积极丰富课堂导入方法。即通过将丰富多样的导入方法与地理知识的相互结合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如设置悬念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等。二是加强教师课堂语言的幽默感。所谓语言幽默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讲解比较枯燥的地理知识。教师的讲课语生动、有趣起来,不仅能够增添其个人魅力,同时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过程中来,增强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积极创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在过去的初中地理课程设计规划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来执行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发挥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而这个过程由于缺少学生的自主参与,通常会让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就需要积极转变教师与学生在地理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关系,确立人文教学理念,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学。所谓的引导教学就是应该在初中地理课程设计中增加对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好奇心重、乐于探索未知事物等特点,让教师引导学生来正确地认识其地理学习环境。

  此外,加强教师的从旁指引,还应该加对学生创造力的启发。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古诗词与地理”的学习主题,引领学生进行创作古诗词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不少古代诗词中都包含了许多地理知识,例如李白的《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首诗就生动地描写了我国四川省西部地区的狭长崎岖的地形。又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后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讲到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这方面的地理知识。这些古诗词中常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这些古诗词是教师课堂教学运用的好材料,将这些与地理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练习,有利于其将地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3.加强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

  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还需要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手段和途径。尤其是在人类进入以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科技时代,加强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结合显得异常重要。目前,我国乡镇地区在相关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比较缺乏。未来,加强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介入,对于丰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借助通过多媒体手段来演示:地壳运动、板块位移、太阳日常变化等,其产生的立体化效果要比教师单纯的看图讲解要好的多。同时通过多媒体等信息通信技术还能够为学生展示更多地理知识内容,也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眼界。

  总而言之,加强农村地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应该从积极发展和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怎么上好一节高效地理课    下一篇:情景教学法的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