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浅谈初中地理学习兴趣培养法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1-02-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论文摘要:兴趣是任何学习的前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学生身边的科学现象到当代社会的发展,从教师的教具、教法到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课外知识的补充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关键词:兴趣身边的地理知识有用的地理知识动手实践活动 课外知识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决。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就直接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那么怎样启其蒙引其趣,启而得法,使学生对地理课产生浓厚 的兴趣,愿学乐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结合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初中地理第一册第一、二章的内容正是容易培养兴趣的开篇。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等问题一知半解,教师如用形象、直观的三球运行仪、幻灯、模型、图片及手势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他们看得见、感受的到但解释不清楚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使学生兴趣倍增。再如讲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时,结合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蚂蚁搬家,将有雨下 ”、“知了拼命叫,天气气温高”的谚语和天气预报及当地的天气变化,叫学生观察、分析,用所学知识解释,得出结论。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性,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

  二、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和当代社会的发展,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从他们最熟悉的春游、秋游,衣食住行一直到我国的改革开放、防灾减灾中明白了这些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将课本的资料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让学生知道地理学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人民生活的重要理论依据。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刚刚建成的青藏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具体地感受到地理知识是有用的、有趣的,学习地理是切身的需要,是国家建设的需要,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萌发出学好地理的愿望。

  三、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独特的记忆方法,增加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低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介绍气候中的气压这一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的现象时,我就想到用空的吸吸果冻袋来做教具,通过吸和吹果冻袋来让学生感受气压的存在;又如在讲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时,就运用比较法,启发学生从省区的特征进行辨认,方法有以下三种。①从省区的大、小上来辨认。如较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较小的省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台湾省、海南省等。②从省区轮廓酷似的形象辨认。如山东省好似骆驼,黑龙江省好似小天鹅,辽宁省好似张嘴的犀牛头,云南省好似孔雀,湖北省好似帽子、手枪等等。③动手拼图,反复辨认。学生经常看祖国政区图,往往不能把全国34个省区记住,如果让学生利用有似玩具有是教具的“中国政区拼图”,进行反复练习,并举行拼图比赛,不需多久,学生就能记住各省区的形状。这样把需要记住的材料变成学生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让多种感官参加识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记忆效果。

  四、通过提问题、找答案,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激思设疑,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五、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兴趣

  地理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教材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放手让学生到实践中去接触事物、主动认识事物,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可以培养他们对地理课的直接兴趣。如:在讲方向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指南针和利用北极星来定方向;组织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观察对比树木南北的枝叶繁茂程度及树皮粗糙度来定方向。再如:学习经纬线时,带领学生自制简易测高仪,并让学生在家自测当地的纬度;指导学生用乒乓球和铁丝制做小地球仪……这些动手实践性教学活动都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产生和形成并向更高层次发展。

  六、引用资料,适当补充,在兴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如:在学习气候时,我不失时机的给学生补充了“地球上的十大环境祸患”这一课外知识点,学生听得目瞪口呆,纷纷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另外,我在课堂上也总是把一些简单易查的课外知识交给某些同学来查找,以此来帮助其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新异性,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独具匠心,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聪明。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