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优质教学资源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10-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化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多媒体教学手段兼具声、像、图、文的特点,通过其多种表现手法可以把化学教学中某些抽象的理论概念、不易实现的实验、难以观察清楚的实验现象等,经过处理后以形象、生动的图像演示出来,实现了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认知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概念,理解含义,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在初中化学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中,所有参赛教师无一另外的都使用了多媒体来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计算机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工作的一项辅助手段,决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要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效能,重要的是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

  教师讲授、黑板、粉笔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最基本的三大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自然学科开始使用教具辅助课堂教学,如模型、挂图、实物标本、演示实验等,总的来说,这些都还属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幻灯、胶片投影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开始插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近年来,以多媒体CAI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直观,,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大了教学信息,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是笔者也注意到一些不正常现象:在化学公开课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时,却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课堂教学演变成教师用鼠标操作事先设计好的计算机程序,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精彩讲述被大段的文字课件所替代,课堂上失去了往昔生动、活泼的气氛。更有甚者为图省事,放弃化学的学科特点,将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化学实验放下而简单地去搞多媒体教学。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真理性的标准。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化学实验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自操作、亲自观察,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享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因此,用多媒体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手段是不可取的,而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导,以恰当的课件及媒体为辅助

  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及音像主要是帮学生理解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展示的内容。比如在《分子和原子》一课中,讲“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这一知识点时,传统的演示实验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通过化学课件演示,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由电子显微镜将水放大到几十万倍所拍摄到的闪烁星点的水分子,它是构成水的最小微粒,并且演示了一滴水的质量及水分子的个数,这时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可使学生理解得非常深刻和透彻。又如在《原子的构成》一课中,由于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或感知构成原子的微粒,而且初中学生的立体概念又比较差,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三维动画将原子内部结构演示出来。在比较原子核与原子大小时,通过画面将原子形象地放大成10层楼房大,同时原子核也随之放大成樱桃大小,置于楼房中心,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认识到原子内有大量空间,再将电子随机地点击在这一空间内,使学生认识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广大空间内作高速运动,而不是圆周运动,这样就使知识的讲授由抽象而变得形象具体,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

  2.以多媒体技术为主导,以黑板和普通媒体为辅助

  多媒体课件中包括教学中重难点知识的归纳、抽象知识的直观展示、探究实验的重要提示、问题及讨论、课堂训练等内容,而黑板既可供教师作副板书使用,也可作学生的课堂练习使用。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一般不要把化学实验制作成课件,教师应紧紧抓住化学实验原理设计、试剂和仪器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操作过程的优化等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但对于那些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的实验、现象很不明显的实验、有较大危险性或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则可考虑用课件来代替。如钟乳石、石油、煤等物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不可能让学生亲手去做实验探究,但通过课件的播放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并且可以在关键的地方重放,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另外如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形式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原子弹或氢弹的爆炸等内容都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只有与传统的讲解、板书、实验演示等教学手段恰当的配合,才能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二、开放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一靠设备,二靠技术、三靠教师现代化的教学技能,三者缺一不可。目前许多中学存在着这样一个比较尴尬的现实:一方面有着先进的硬件设备,另一方面缺少适用的教学软件来支持硬件的功能发挥,电教设备的利用率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1)教师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青年教师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但要自己独立设计、制作一个好的课件,对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而言也并非易事。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教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相对较差,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更显得困难重重,某些公开课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不听使唤的现象时有发生就说明了这一问题。(2)中学一线教师平时教育教学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让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也是不太现实的。

  基于上述原因,要让多媒体技术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硬件设备装配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教师要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一方面应鼓励教师从各种途径去寻找适合自己教学内容的课件,将他人的成果为自己所用,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自制课件,以适应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现在许多中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进一步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并且逐步走向成熟,化学CAI课件制作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逐渐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以学为中心的化学CAI课件在设计时应做到:

  1.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一般来说,文字内容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有些不能简化的文字材料,可采用热字、热区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后自行消失,选择的字体要醒目,文字和背景颜色要搭配合理。

  2.声音设计。使用音乐可以渲染气氛、刺激注意力、强化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舒缓的轻音乐,可以让学生的心情平静;而在结束后播放流行歌曲则可让头脑得到更好的放松。声音文件与动画或视频的同步播放才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设计“播放/停止”按钮,便于自己在课堂上控制。

  3.动画、视频的控制。在化学CAI课件设计中,情境的创立多与动画、视频有关。因此对于动画、视频等应能控制,可以多次播放。

  4.实现由课件的程序式向积件制作转化。课件以教学设计来代替教师,在一定程序上容易固化,程序式的教学过程,发挥不出学生的主导作用。积件思想则可克服这一缺点,积件有以下的主要特点:(1)注重人的主体性,积件将教学信息资料与教学思想、教法、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主动权交给师生,将过去课件设计者从事的教学设计回归到教师和学生自己的手中,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工具,因而适用任何类型的教师与学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重组性。(2)积件与教材版本无关,积件是以知识点为分类线索。无论教材课程体系如何变化,教材版本如何改变,积件都可被师生应用于当前的教学活动中。(3)基元性与可积性,教学资源素材愈是基本,附加的边界约束条件愈少,其重组的可能性愈大,这就提高了积件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准确把握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尺度

  CAI课件虽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但由于它固化了知识间的联系,模式化了人的思维过程,机械化了教学程式,忽视了教学环境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多变性,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信息交流。使用时不能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两点:

  1.化学课堂教学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课件的作用是辅教、辅学。

  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技术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仍是从属地位。那种任由多媒体唱主角,教师成为“放映员”、学生成为“观众”的教学模式,往往会造成主次颠倒,人机错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靠多媒体程式化和千篇一律的显示,而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不同,因人因地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帮助学生学好知识。

  2.课件的运用要做到适用、适时、适度。

  “适用”是前提,它指课件的内容与教材内容要融合,而不是生硬的掺合,教师制作课件时需要认真研究教材,领会教材中哪些内容需要多媒体技术,切忌把各种声、像、图、文一股脑全搬到屏幕上,不考虑化学学科特点和规律。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待多媒体技术,我们正确的态度应是:一不排斥,二不迷信,三在研究、印证的基础上吸纳。如在复习初中化学中重要气体(O2、H2、CO2等)的制取时,若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所有要求掌握的实验中涉及到的仪器、装置都一一画出来,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如通过课件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不但提高了课堂容量,还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精心设计课堂实验,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下一篇:浅谈中学化学实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