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1-11-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的重点,这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从教学理念方面进行更新,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创新思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进行美术艺术探索求知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故此,探讨了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研究,以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创新意识是艺术的生命,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重理论轻实际,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考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使得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不是学生自主积极性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以便给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研究。

  一、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体现自我创新意识的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模式,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充分给予学生展示自己和体现自己创新意识的机会,使得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在教授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这一内容时,通过教师准备的家乡建筑图片,学生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思维意识里描绘出了属于自己喜欢的家乡古建筑一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角度选择自己喜欢的家乡古建筑进行作画,在作画中体会各种不同线的画法,所体现的艺术美感和效果。此时,教师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艺术创新的机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自己的作品中勾勒属于自己想象中优美的古建筑美景,要求运用透视的有关理论在作品中体现出来,方法材料不限。通过这样的要求,学生的思维就瞬间开阔起来,而不是像以往按照示范进行描摹,没有任何创新可言。由此一来,高段学生的积极性就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根据自己的欣赏层次和角度来描绘出属于自己心目中的美丽家乡古建筑,从而创造性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程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的求知欲,并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教学的活动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要以学生的主体接受和充分的吸收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并以学生创造性的进行美术创作,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位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再到“我会学”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品质。例如:教师在教授第5课《线的表现力》这一内容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美术作品,通过视觉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教师采用问题设置的方式开启学生对美术相关知识的思考,而不是通过教师讲述直接告知学生,这是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参与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灵感在实际的视觉感官中去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通过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而不是仅仅对现实的景观进行描摹。在观察的过程中,在对摄影构图和用光的练习,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时,无意中发现假山在阳光下形成的倒影恰好是一对恋人拥抱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这一观察,进行艺术创作,在创作中侧重影子的描绘,并对其赋予了高于原型的意义。从而提升了学生创作的境界,成功的创造性的完成作业,同时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有利于推动学生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创作。

  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除了上述方法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手工艺术再创造“变废为宝”的活动,考察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体验将没有用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审美观赋予其新的价值,从而体现其自身的创造性,也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美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艺术感觉    下一篇:浅谈创新在美术学科中的作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