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让地理的课堂教学如春蕾绽放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地理的课堂教学如春蕾绽放

 

摘要:初中地理实行会考制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作为教师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改革,解放思想,重视和加强创新性学习,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教师必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会考  问题和对策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态度

我市去年推行初中地理考试制度改革,地理会考分数作为升高中录取资格。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要面对的现实,教师如何适应教育改革,如何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新型的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地理素质,已成为地理课教学质量好坏的衡量标准。

一现实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创新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对地理课创新性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不够深,教师认为创新性学习与升中会考没有关系。

2、创新性学习反映不出教师个人的工作成绩,学生的升中考试好坏直接体现不出自己个人的教学能力,学生在这个方面的成绩也显示不出教师的个人的贡献。

3、教师认为创新性学习就是单独开课,忽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4、有教材、大纲、无从入手。互连网上和参考书中,有关地理创新学习的教材资料参差不齐也,自己缺乏整理分析的能力。

5、对地理教学创新性研究学习,教师认识不准确,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忽视教师应该承担的指导责任。

教师这些想法,有的属于观念问题、有的属于经验问题、有的属于对能否胜任新课程的担心,有的涉及教育管理的配套政策问题,非常真实的反映出当前教师的真实心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站在为人师表的角度上,发扬人民教师崇高理想,大公无私的精神,培养好学生。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还不完成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如果在进行研究性教学活动时,片面的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己去做,就难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实质上的提高,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地理课创新性教学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大教育家陶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成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他们的反感。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目光来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要走出创新性研究学习中的误区,正确有效地开展创新性研究学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以时代同步的教学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学习的动力。要搞好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首先要让创新研究性学习深入到学生当中,要深受学生的喜爱,要明确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个性的特征。要立足于教学的改革为主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放下教师尊严架子,并同时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1)、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场所,也是学生享受求知乐趣的所在。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创造一个和谐、热烈、融洽、紧张、愉快于一体的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软件环境,让师生间独特的友好情感贯穿于教学始终,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全方位的有效互动。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性,自觉地把握好积极的教的活动,同时,教师要相信学生,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如讲地图的方向时,学生围绕本章节内容相互讨论后,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人若从离赤道40千米的北半球某地出发,依次朝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各走100千米,请问其终点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对此问题,大家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在学生争辩问题的同时,我不时会加入他们讨论的行列,注意及时对问题的引导和说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充足的讨论时间,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同时还注重用自已的身心去影响,用自已的激情去诱发,用自已的热情去感染,使学生和教师协调一致,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交换自已的想法。大大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动性、创造性。

(2)、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

发现并肯定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但有身体差异、智力差异,而且会有学习兴趣差异。鲜花需要阳光,青草也需要阳光,我们不要吝啬对青草的爱,要用爱心放飞希望。在地理课中,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关爱地理的“后进生“要尽量发现他的闪光点,有部分对地理学习兴趣不大的同学,教师不能责怪,而应常常和其他教师交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和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兴趣,在了解了其基本兴趣之后,在课堂或活动中,通过语言激励和提问表彰及邀请参与等方式强化:“你在其它方面有很浓的兴趣,表现得很好,老师相信你在地理学习中也能同样做得很好。” 对学生错误表现在批评的基础上,给他以鼓励,并耐心点拔和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这种带希望的鼓励会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会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

(3)、多一点创新,少一点照本宣科

裴娣娜教授认为:“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江泽民主席再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重点,而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创造性学习来培养的。大家都知道,学生具有一定的发明能力,富于想像,洋洋洒洒不满足。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追求创意,在探索研究中联想,猜想、创想,不要一开始就开门见山或直截了当,让学生缺少悬念和创造,而让学生在知识的空白处发散思维,在问题的焦点处穷根问底,在地理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增删、重组和更新,特别注意将教材知识问题化,变通设问方式,激疑引思双赢、多赢。如解决“中东问题”是否一定要通过战争解决?和平之路有多长?开发热带草原、热带雨林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否可以双赢“,多赢”?竞争的同时是否需要合作?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意味着经济效益必然就好?从美国农业的专业化、机械化的特点来评价一个现代好农民过去的标准——早出晚归、脸朝黄土、背朝天是否过时?在地理课中,教师在讲课中,常常地说看看课本的答案,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影响。因此在课中,教师应该提出一些答案不惟一、不固定或一题多答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创设一些与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训练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求知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课中只要抓住学生好奇特点,进行点拔,引导学生思维,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提高

(4)多一点微笑,少一点怒气

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是人类最有效的语言,当我们对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近距离作微笑的表情时,婴儿也能作出微笑的回应,不同国家的人相处时,尽管可能语言不相通,但是微笑让他们拉近距离,促进交流。可见微笑的影响力是十分惊人的的微笑.

教师在课堂上带着微笑上课.就一定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老师是喜欢他们,也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感到放松,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在和谐的教学气氛学习知识,师生的沟通是快乐的积极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不仅准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准备一个好心情.如果上课能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微笑,就一定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喜欢他们的,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能感染学生的情绪,可想而知,教学效果肯定是很理想的,从而教师也就有了迷人的魅力,也许就是一节成功课的必要前提,为此,我要对所有的教师们说:‘‘今天,你微笑了吗?”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2、点燃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A.赛夫指出:“好奇心是人类一种往往学习有密切关系的天然本性,这种本性事实上是推动学习去获得新知识的主要动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良性的循环。”诱发学生的兴趣要密切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善于捕捉时机,创设情境,不断地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实践,不断向新目标挑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好奇之火。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做到与时俱进,应该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来培养学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的我们都要吸收,都要利用和发展。

3、不断地提出学习目标,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方向,心向往哪里,脚就会走向哪里。“胸中有了学习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如果没有奋斗目标,犹如在黑暗中远征,无法避免走错方向的可能性。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而不是肤浅的兴趣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动机教育,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目标,那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和地理基础,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大胆实践,不断地向新目标前进,使它们产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4.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1)无疑生疑法教育。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行师生互动。教师要在潜心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深处隐而不见的疑点,通过“激疑——引疑——设疑——解疑——存疑”多个环节,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并帮助学生解决有效途径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力保证。例如学习日本时激疑:大家想不想去曰本看富士山?引疑设疑解疑:曰本从二战一片中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从资源小国成为经济大国靠什么二战时曰本曾过伤亚洲人民的事,但我们最终接受曰本的产品为什么?存疑曰本成功的经验哪些得我们学习?

2)课堂辨论教学法教育。即在课堂上先由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观点,再由师生当场对此问题进行质疑或反驳。内容可涉及当前我校开展地理第二课堂问题,或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的问题,或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地理问题,进行辨论。例如我市禁麾可行性,从我市的经济、交通分析。

3)问题探索法教育。这个问题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意识和问题意识能力

主要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有效地学习和探索问题的提出,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师生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例如《人口问题》通过放录像了解人口过带来的问题,人口过少带来 的问题从而让学生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让学生观看、交流、参与合作、体会、探索的过程。然后教师把这个问题作为问题探索的教育入口,让学生区别,自我探索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教育学生的教学目标。

5建立好科学的教学资源库。

做好课后记。教师课后要及时地把课堂教学新生成的问题、满意与否、成功和失败的各个环节和片断记录下来,作初步的思考和简要的分析,为进一步与学生交流与反思提供素材,及时为教学服务。

做教育调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因素特别多。教师开展地理调查,就是通过实收有关资料,把影响的问题的主要因素查找出来,并进行反思,形成教师的理性思维能力,为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做案例分析和课件收集。及时收集教学现象,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与研究,以提示其内在的教学规律,也是科学反思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这样不但使自己的设计内容能够按照教学目标进行,而且能使活动设计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活动效果出现的差距,为使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例如:东莞的人喜欢到新马泰旅游,那么旅游前准备些什么呢?学生回答:雨伞太阳油、灭蚁器、游泳衣等。教导老师问为什么?从而在快乐中学习东南亚的气候。到东南亚玩些什么?学生回答坐大象、游泳、观赏花园城市、曼谷的水上市场、阳光沙滩等从而学习东南亚的旅游景点。到东南亚吃些什么泰国米、菲律宾椰子从而学习东南亚的物产。课堂生动,有趣。气氛马上活泼起来,同学们学习地理积极性高涨,学生快乐。教师心情也快乐。让我认识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更容易让学生融于地理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总之,初中地理会考改革下,新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自己应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精心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和谐课堂”,努力实现双向交往,尽力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路人,带头人,。

 

参考文献:

1 《实验 启示 策略 》邱永诚 赵晓刚 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第2期

2 《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浅谈“六教”与“六导”的教学策略》李松  王蓉  

4南方日报2006年月日12月26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 “问题解决”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创设情境提高地理学习兴趣的实践与思考——以《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