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情景创设在初中地理上的应用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0-09-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据调查,传统地理教学中普遍缺乏知识的获得性过程和概念理解的学习情境,从而导致知识和概念不能有效的在生活与社会的真实问题环境中加以应用,成为降低学习兴趣,阻碍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当前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导向是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针对问题进行探究,逐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一、讲述地理故事,创设德育情境。在课堂上配合教材,恰当的讲述生动的地理故事,可以教师讲,也可以学生讲,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良好载体。例如,学习“地球的形状”时,讲述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航行路线,思考这能证明什么?学习“大陆漂移假说”时,讲述魏格纳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我们应当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二、开展地理游戏,创设愉悦情境。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融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开发智力。例如,学习“34省级行政区”时,事先让学生购买或自制中国政区拼版,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又快又准的为优胜小组。再如猜谜游戏,猜出省级单位或行政中心,船出长江口(上海),碧波万顷(青海),带枪的男人(武汉),萤火虫(昆明)等,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增长了知识。

  三、组织竞赛或辩论,创设竞争情境。竞赛和辩论都需要学生广泛的搜集素材,既能拓宽知识面,又能锻炼能力。同学之间既要体现竞争意识,又要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学习“黄河”时,针对黄河的功与过展开辩论,正方:黄河是母亲河,功大于过;反方:黄河是一条害河,过大于功。学生能够从正反两方面理解问题的本质。类似的辩题还有“山区的利弊”,“中国季风气候的利弊”,“长江的功过”等。

  四、动手操作演示,创设实践情境。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小制作,小实验,模拟演示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体验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快乐,唤起对知识的探究精神。例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让学生利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一转,观察思考自转的特征;在夜间,小组合作用手电筒照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的形成。

  五、通过角色扮演,创设体验情境。角色扮演时,让学生做些简单化妆,可以增强兴趣。他们站在各自立场上,换位思考,从不同角度评价某一问题,增强体验,培养开放发散思维。例如,学习“土地资源”时,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发表对土地利用的看法,如“政府官员”可打上领带,“专家”可以戴上眼镜,“农民”缠上头巾,“工人”戴上安全帽,学生在有声有色的表演中,发表了对土地利用的见解。

  六、关注现实热点,创设生活情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适时引入新闻热点,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学习“空气质量”时,让学生描述农村的秸秆焚烧,城市的汽车尾气,思考这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学习“水资源”时,让学生联系个人实际,举例说出家庭用水、学校用水有无浪费现象,讨论怎样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七、利用纸上旅游,创设旅游情境。根据学生天生好奇,爱游玩的心理,设计旅游方案,其中蕴含地理问题,如合理选择交通路线、风景名胜、行政区划、物产习俗等、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了知识。例如,学习“交通运输网”时,可以设计一个旅游方案:从山东临沂出发到乌鲁木齐旅游,(1)选择最经济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路线;(2)沿途经过哪些旅游胜地;(3)经过省份中被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是什么;(4)准备在新疆购买什么特产?

  八、设置案例课题,创设探究情境。地理原理规律比较抽象晦涩,可以设计一个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具体化理解原理规律。例如,学习“交通运输方式方法和作用”时,教材设计了案例:西南地区五岭县,提供了80年代和90年代县区图,及人均收入资料,首先读图观察该县自然条件和资源怎么样?(山间盆地,有煤矿)然后比较90年代和80年代县区面貌变化最大的是什么?(交通的改善,铁路通向煤矿)最后归纳这种变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人均收入的提高)这样学生便容易理解交通运输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了。

  九、借助诗词歌曲图片,创设艺术情境。地理课程中有丰富的美育素材,一首诗、一只歌、一个图片,都可以引起学生的艺术美感和心理共鸣。例如,学习“长江”时,让学生唱《长江之歌》,思考歌词反映了长江那些地理特征?学习“黄河”时,引用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天上”、“海”各指什么地方?

  十、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现场情境。多媒体课件以形象的画面、优美的音乐、生动的语言等综合方式,能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情境,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犹如身临其境。例如,学习“青藏高原”时,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高原的美景、动物、植被以及当地居民习俗,并配以《青藏高原》的背景音乐,学生领略欣赏后,思考这里的服装、动物、植被与高寒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地理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落实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