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邂逅美丽的意外——小学音乐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因势利导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邂逅美丽的意外——小学音乐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因势利导

设计背景:

新课程倡导要用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是对教育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产生有价值的新信息,引起对原来设计的变动,促进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使之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敏锐的抓住生成的问题,突破原先教案的束缚,引导学生讨论、探索,学生的智慧就会得到尽情展现,课堂才会充满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只要教学存在,就有教学“意外”生成。那么,如何积极应对这些“意外”生成,让“意外”成为悠然不尽,余味无穷的宝贵资源呢?

  鉴于此,本人以“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因势利导”为切入点,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属于他们的舞台,真正让学生人人参与、自主活动,在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塑造完善的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案例描述:

镜头一: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一节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公开课:音乐老师非常投入地描绘着音乐之美,她充满感情地问:“这么美的音乐,小朋友们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其间突兀地响起一种不和谐的声音“不喜欢”,那是一个眼睛很大的男生说的。老师忽略过了,继续充满感情地说:“多好的音乐,小朋友都很喜欢,那我们们再来听一遍。”有是那个小男生在嘀咕着“一点也不好听”,但声音明显轻了许多。上课的老师还是忽略过了,课堂继续加载到和谐、热闹的氛围中,可是那个小男生再也没有举过手。

评析:扼杀课堂生成,就是强制教学!

听了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虽然我们天天在说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部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当学生在课堂中有不同呼声时,却不肯为一个学生不太精彩的甚至是真实的回答停留两分钟,而是一味地忽略、抹杀。那么,一切教育目标又从何谈起?

镜头二:一种可爱的顽皮

※学唱歌曲《洗手绢》。

就在所有的孩子都兴高采烈地唱着歌时,意外发生了:只见有一个男孩埋着头拨弄着鞋面上的橡皮筋,发出“劈啪劈啪”噪音,顿时我的火一下子就窜上来了,真想狠狠地批评他。当我仔细一听时,感觉“蹦蹦蹦”的声音还挺有节奏的。于是我把这个男孩拉到身边,对其他孩子说:“你们知道吗?他有一双会‘唱歌’的小皮鞋,刚才老师听到了他的歌声,可好听了,你们想听吗?”孩子们热烈地鼓起掌来。男孩有点难为情,看着我,又看看小伙伴们,扭捏起来。我鼓励他说:“没关系,老师帮你伴奏,请你的小皮鞋再来给大家‘唱’首歌吧!”他听了我的鼓励后,就弯下腰,随着音乐的节奏,煞有其事地拨弄起皮鞋上的橡皮筋,他神情是那么专注,像是在演奏一件很心爱的乐器。这时,突然有个孩子叫嚷起来:“老师,声音太轻了,我们听不见!”另一个孩子说:“我的鞋也会唱歌,我们一起唱吧!”接着,几十双鞋纷纷“唱”起歌来,听着热闹极了。我启发他们:“听听谁的鞋唱歌最好听,声音与众不同?”于是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有拉练的“滋滋”声,拍打椅子的“啪啪”声,敲打纽扣的“的的”声,鞋底相击的“答答”声……

形式之多,花样之丰富令我惊讶。当孩子们小皮鞋的“歌声”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声音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动,孩子们是那么的全神贯注!

评析:有生成才有生机!

当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老师不能盲目地去批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当你理解孩子们后,你会发现童心世界那么美妙,那么精彩,那么不可思议!同时,适当的正确引导,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给予适当的点拨,既让他们顺其自然,表达心中的想法,同时有不失时机对他们晓之以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在集体中,在一定的规则中才能更好地学好音乐、体会音乐和创造音乐。

镜头三:一次出格的律动

※音乐欣赏《劳动最光荣》。

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请学生自由创编动作,为好听的歌曲伴舞。

学生随音乐律动时,大家都做得非常投入。突然,教室里发出一个女孩的尖叫声:“老师,他推我!”只见一位男生窘迫地站着等候发落,所有的学生都把目光聚焦在他俩身上,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在等着我发话。

是的,我完全可以好好地教训他一顿,让全班同学都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对于已觉惊慌的男生(小明)来说,这样的摧毁和打击也许是无法修复的创伤。他还会喜欢上音乐课吗?他还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吗?难道我不能以大海的胸怀,宽容地对待孩子成长中必然会经历的非常时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教育者的责任啊!

我微笑着说:“老师发现(小明)同学今天非常有创意,别人都在演勤劳的小动物,他却在演草地上追逐蝴蝶的情景呢!”教室里的“气候”一下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同学们善意地哄笑起来,(小明)同学不好意思地抓抓脑袋,点了点头。小女生有些尴尬,不过很快恢复了常态。

音乐继续进行,令我侧目的是,孩子们的表演完全挣脱了原来的模式,有的演小兔采蘑菇,有的演大象伐木,有的演小朋友洗手绢等等,眼前的一片劳动的热闹景象,我心里一阵感动,我相信从此孩子们一定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努力求新求异……

评析:课堂因生成而出彩!

学生是带着热情、梦想以及畏惧到学校上学的。学生最担心的是自己是否被老师、同学接受,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必须帮助他们疏导影响学习的情绪。

学生非常容易犯错误:爱吵爱闹爱插嘴,还常常不带课本学具和脑筋……这恰恰表明他们的不成熟很多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教育就会变得轻松,而用相反的态度,学生并不会因此而改正,反而会消磨掉他们应有的才能。

镜头四:一声清脆的口哨

一次,上课铃声刚落下,我就走进教室。一位学生没发现我已经进入教室,还靠着墙悠闲地打着口哨,由于其他学生突然静下来,所以口哨声显得格外清脆。其旋律是电视上正在播放的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发现我进教室了,把舌头一伸,头一缩,面红耳赤地等待我的批评。但我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他吹得非常好。那节课正好是一节音乐综合课,于是我就让那位学生站起来用打口哨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旋律。他开始很不好意思,我让大家给他鼓掌加劲后,他的精神一下子来了,于是较流畅地吹奏了起来。刚吹完,学生们就不由自主地为他再次鼓起掌来。我顺势拓展,问谁也愿意来表演,一下子就有十多只小手举了起来,其中还有两名女生。我就让会口哨的同学坐在一起,不会打口哨的坐在别一边,我用钢琴伴奏。会口哨的打口哨吹旋律,其余同学生唱歌词。顿时,钢琴声、口哨声的旋律甚是优美,学生们个个激动不已。

   

评析:精彩无法预约!

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因为这一声口哨而狠狠地批评那个学生,反而顺势进行表扬,从而生成了另一个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的美,而且感到非常新鲜有趣。在教学活动中机智地应对偶发事件,不仅可以从容地摆脱困境,还可以博得学生青睐,提高在学生心目威信。把尴尬变为教育契机,化腐朽为神奇,从苦涩中发掘情趣。

反思与研究:

在上述案例中,教学预设的改变,不但没有打乱教学秩序,反而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不但和教师的预期目标不谋而合,而且通过学生对生活知识的联系,更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自主学习的快乐。类似的情节常会在课堂上发生,当我们的教师面对课堂的即时变化,如何敢于突破事先设计好的教案,跳出预设的束缚,去构建一种“生成式”的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㈠创设氛围——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㈡敏锐反馈——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

尽管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音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非预期、有教学价值的信息,做出准确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

㈢有效建构——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追求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种机械地按预先确定的思路进行的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以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强调知识的动态生成,强调学生的主动建构,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动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

在上述这些案例中,还真实地体现了音乐“生成性教学”的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生成式的课堂中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也不再是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劲儿地按预定的教案往下教,而开始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头脑,用自己的方式与别人交往,重拾批评意识,重建和甄别平等互动中找到自我,找到对音乐知识和生活的理解。 因此,在动态生成性教学中,真正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满足学生探求的欲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会有不同的观点,会提出自己的疑问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学习。生成教学能更加有效地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地建构知识,进行自由想象和直觉思维,实现课标所提倡的“学会学习“创造性学习”

 3.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本应该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只是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教学过程人为地变得呆板枯燥。在动态生成性的课堂中,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放手,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对于教学中提供的许多不曾料到的信息资源,使得教师可以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真正的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了从复制到创造的质变。

然而一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课堂就会出现丰富多彩意想不到的事件,甚至在不经意间就超出了教师的控制。这时,教师必须智慧地行动:

⑴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能用我们成人的思维与认识代替孩子的思维和认识。新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尤其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案例(一)中,既然在绝大多数统一答案的情况下,有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老师何不蹲下来听一听小男孩的解释呢?听一听孩子心中的真实想法?也许这又是一很好的教学契机呢?

⑵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教育资源。

案例(二)中的意外收获,就是由于抓住了意外的“错误”,果断延迟下一步教学环节,以积极的态度,带领学生一起活动、讨论,加深了对音乐的记忆。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大家在演唱歌曲时,个个兴致盎然。

⑶理解孩子的生活世界。

学生来到课堂里,不仅带来了眼睛、耳朵和良好的记忆力,而且也带来了不知从什么地方获得的大量缄默知识。它们对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具有基础作用。如案例(三),我们只有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灵,在教学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⑷巧妙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望。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突发性的问题,五花八门的回答,一位好的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运用,更要善于保护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用自己的语言、眼神、动作等多种方式,鼓励创造,鼓励奇思妙想,激发每个孩子的表现欲望。如案例(四)对学生的表扬,谁不羡慕?有羡慕就有行动。

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让我们的课堂因意外生成而精彩,让智慧的火花绽放生命活力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创设欣赏平台 提高参与契机 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学主体参与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让道德在音乐中孕育,让生命在沙地上成长——围垦精神渗透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