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美术教学 “火”一把情境教学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火”一把情境教学

                          汤一蓓

美术,这个词语太笼统,范围太大,内容太多,要谈起来恐怕一时半刻还说不清楚。从教这么这些年来,就美术课堂教学上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进行一番小议。

一、寓教于艺,以艺促育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寓教于艺,以艺促育。”我认为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地参与各种活动,但是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只着眼一时一事的得失,不重视潜在性素质的发掘与培养,硬逼着孩子背诵唐诗、找一些不适合孩子认知的技能训练……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后果就是限制了孩子无限发展的空间和方向。

在艺术学科中,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教育中就要通过其线条、色彩与形式的变化,为孩子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作品中的色彩、节奏、比例,不同风格的对比,虚虚实实的变化,可以让孩子从中领略艺术的微妙之处,训练孩子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等。例如可以让他们欣赏名家名画,或者让他们临摹老师的作品等等。

受模仿、可塑性强就是该阶段孩子的一大特点。教师组织教学时必须致力于情境的创设、导引工作,努力把他们导入到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之中。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尽力做到心理激趣与榜样示范、故事引导相结合,用它丰富的魅力来赢得小朋友审美观的共鸣。对于正在发育成长中的小学生,他们尤其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作引导,这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需要。让他们在认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对于孩子们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想法、乱涂乱画的作品,切不可用我们成人固有的观点或眼光去看待,更不可用“是不是”、“像不像”等习惯性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否定他们甚至去呵斥他们,而应该用赞赏的态度去“欣赏”他们,并及时捕捉到里面反映出来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并加以耐心的引导,力求在情绪方面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力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他们的思维长出想象的翅膀,在无限的时空中自由地翱翔。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1、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能化静为动,生动活泼,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形象记忆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太阳》一课,我首先让他们看介绍太阳的多媒体录像,然后问:“有谁可以告诉我,太阳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物体?”孩子通过观察,可以很快地说出太阳的有关知识点来。另外.还可以利用电脑课件把景物分解、组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看景物,使学生在感觉、视觉、听觉等交叉感应中轻松有趣地充分感知景物的特点,掌握学习方法与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形象裹达感受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形象记忆力,提高教学质量。

2、    运用绘画时竞争的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争强好胜的这一特点,在小学生那里,大概是最能表现出来的了,他们都喜欢参与各种有趣的小游戏、小竞赛活动,为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激情中作画,我通常在课中安排学生相互之间竞争的环节。如《美丽的热带鱼》一课中,我在黑板上设置了四个用卡纸画出来的大鱼缸,让四组小朋友来比赛,看那一组的小朋友设计出来的鱼最漂亮,贴上的鱼又最多,完成后进行评议,优胜的奖给红花或老师制作的小工艺品。

运用这种形式进行教学,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

3、    运用开画展的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学生对自己完成的绘画作品,往往存在成果的满足和喜悦,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画或制作,总认为是美的好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是,由于他们的艺术禀赋,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不尽相同,作画时必然出现多样的表现方法,甚至有千奇百怪的想法。展示学生的作品,能让学生平等地建立信心,在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中感受、议论、沟通、理解,使他们的表现得到应有的鼓励与评价,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并激发创作欲望、表现欲望,养成创新习惯。

我还把学生作品和名家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们感受一下,他们和大师的画不分上下。

三、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美术教学大纲也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

1、以讲故事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只要抓住这一特点,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可以被吸引过来,将教学内容融入故事中,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投入。如在上《假如我是巨人》时,我首先讲了一个关于《格列弗游记》的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启发想象力。再让他们来进行想象:假如我是一个巨人的时候,我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们经过刚才的故事激发后,一个个认真地思考起来,接着他们中有人说:“我发现周围的小伙伴变成小蚂蚁了!”有的说:“大海不再是深海了,它只没过了我的膝盖!”“高楼大厦就好像我的绊脚石!”“我迈开的步子,恐怕他们要开两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还有的小朋友说:“我一走路,周围的小小人就会感到一阵阵的地震!”作画开始了,小朋友有的边画边装模作样,有的在笑着自言自语,有的表情严肃地画……他们都沉醉在自己想象的天地里。

2、以猜谜的方式启发想象

猜迷也是学生喜欢的游戏之一,以猜谜的形式引入新课,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如教《向日葵》前,我先说出谜面导课:脸圆圆,金灿灿,全身挂着芭蕉扇;不怕太阳热又大,整天向着太阳转。话音刚落,已有不少学生争着说:太阳花、向日葵。由于谜语已经形象地描述了向日葵的样子,只要老师在稍稍指点,很容易地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来画向日葵。

3、以借助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想象

美术中最好的借助手段就是色彩,我在《小运动员》这一课中,就是运用借助的手法。上课一开始,我就拿出一张红色的纸,请学生说说看到这种颜色后,联想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红领巾。”“革命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国旗”“奥运会上的金牌的运动员看着国旗缓缓升起……”这一系列的回答,由范围联想到其它形象,再由这些形象联想到一些有趣的情节及其环境,层层深入。

   

4、利用“虚拟幻想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这类题材的教学最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这类想象画中,可以打破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让学生自由想象,随意表现,任意组合,创作出独特、离奇的新形象。如《组合动物的联想》中,我以龙这一形象为典范,让学生们来说龙是如何组成的?学生:“鹿的角、鹰的爪、蛇的身、鱼的鳞……”通过让学生自己动脑想象,把其他各种动物的一部分取来,进行组装,从而得出另一个“怪”物来。还可以创作成人到外星球生活、飞着走路、遥控干活等等。在想象中一切界限都消失了,一切都有可能性。现实生活的经验,逻辑思维的规律、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等等,一切都不存在了。幻觉、神话、传奇、现实、理想都在这里融为一体,使想象获得了无限的自由性和广阔的驰聘天地。

5、借助音乐作品启发想象

听着音乐,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这些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我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喜欢添加与本课教学有关的音乐,画小朋友的时候,我把《课间十分钟》这首歌曲播放出来,让他们在绘画的基础上,感受一下那种气氛。有声有色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

一节好课,就要有一个好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带入情景的作用,好的引言可以一下子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状态,以收到奇特的效果。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向着自我挑战的时代,作为教师就要做到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特别身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设法让自己变成一块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沃土,让教师的劳动永远闪现创造的光辉!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精神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美术课堂 把好“示范”的度    下一篇:运用鲜活理念,创建灵动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