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3.知道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目标:通过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资料分析,培养。3.培养把这块草地罩起来,过了一时间,发现网里的草被虫子吃光了,大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PPT2)1.教师明确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9~22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23~24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讨论法、观察分析。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1. 两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①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扮演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角色,回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②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部分,还有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③阅读教材第22页“观察与思考”讨论:A.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关联的吗?B.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问题(2)①分析课本第23页的资料,讨论思考: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②创设情景:草原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而草木繁茂。设问:因为食物充足,兔的数量急剧增加。会无限制地增加吗?草原过度放牧,草原还会保持原状吗?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得到:(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构成。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2) 有毒物质会随食物链不断的积累。3.师生互动教师结合书本中观察与思考,示例点拨、讲解生态系统的定义。(PPT3~64)练习:判断生态系统。(PPT5~7)讲解: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部分是相互依存的。(PPT8~14)小结:生态系统的组成。(PPT15)说明:食物链的形成: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书写要点:书写时要从生产者(植物)开始到不能被吃的消费者(动物)的不同路径,不括细菌、真菌,阳光、空气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