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8课 百家争鸣生活时代:所属学派:思想精髓:老子简介一.思想家老子(约前571~?)春秋晚期道家(创始人)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主遵循自然规律,反对强做妄为。代表作:《道德经》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生活时代所属学派:思想精髓教育成就:学术著作孔子简介:(前551~前479)春秋晚期儒家(创始人):提出了“仁”的学说,提出“仁者爱人”,主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主“有教无类”3、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论语》(由其弟子整理)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教。教育家孔子孔子讲学图杏坛(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现存建筑是后世为纪念孔子所建。三.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不同的学者各自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出现原因)。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众多学派,号称“诸子百家”。  最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此外,还有纵横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各学派之间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子:古代对有修养有学问人的尊称   《墨子》书影 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兼爱”、“非攻”墨子1、代表人物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子《子》书影实行 “仁政”,提出“民为贵,为轻”,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主:庙(位省城市)  子远祖是鲁国贵族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国。据说,子三岁丧父,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母管束甚严,其“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家庭教育之典范。《荀子》书影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主“礼治”主:《庄子》书影庄子主:    主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道家学派代表人物《非子》书影非子法家学派创始人主:    反对空谈主义,强调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哪一个学派的主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法家!2、百家争鸣历史意义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1.( 2010·长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
上一篇: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    下一篇: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八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