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汇报课)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5课 明朝的建筑与科技成就时1、姓名:2、生活年代:3、身份:4、代表作:时明朝医药学家《本草纲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①记载了药物1800种内 容意 义②收录药11000多个③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④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192万字《本草纲目》 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1982年,时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时的故里——省冈市蕲春县蕲州镇,时纪念馆。《本草纲目》 宋应星1、姓名:2、生活年代:3、身份:4、代表作:宋应星明末科学家《天工开物》内容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天工开物》      全书18卷,分别记载谷物、纺织、染色、谷物加工、制盐、食糖、食油、陶瓷、冶铸、舟车、锤锻、煤石烧制、造纸、五金、兵器、矿物颜料、酒曲和珠等内容,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面,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天工开物》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徐光启1、姓名:2、生活年代:3、身份:4、代表作:徐光启明末科学家《农政全书》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内容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工程。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过了1万里,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过了10万余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多。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明长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明长城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总长万余里。辽东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规模     山海关,位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营建城的基本情况。城(1)时间——  (2)——明成祖元大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修建者及时间明成祖取得帝位后,选定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汇报课)
上一篇: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人教)    下一篇: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公开课用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