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七年级上册

师生交往教案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6.2 师生交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2)全面地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3)知道师生之间应该平等相待,彼此尊重,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好朋友。目标(1)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促进师生共同进步。(2)学会换位思考,与老师的交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通过有效式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2)培养尊师、敬师的情感,用具体的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理解“亦师亦友”。突破法:要成功突破“亦师亦友”这一教学难点,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师生交往”在教材中主要讲述了两个面的意思,一面阐述了师生之间“教学相 长”;一面讲述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相待、 彼此尊重、互相关心、携手共进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探究与分享”(P67、68)和“相关链接”(P69)等板块,列举具体的案例和人物材料的介绍,说明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师生之间教学相长、亦师亦友。使学生懂得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这样,既能达到有效突破“亦师亦友” 这一教学难点的目的,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探究新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法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设计意图】结合教材“运用你的经验”(P65)板块,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四种场景展开讨论。这一教学活动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主体 的理念,使学生的活动更有目的性,也有利学生探究合作的技能。过程:1.多媒体呈现四种场景: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2.要求四个小组对四种场景展开探究,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3.教师巡回指导,并适当点拨。4.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结果。师生交往的场景老师的角色师生共同创建班级博客参与者、组织者、管理者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倾听同学发言倾听者老师和同学一起打球陪伴者老师和同学及其家长一起交谈参与者5.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得非认真,氛围也很热烈,那么,我们究竟应该 怎样与我们的老师交往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揭示课题,教师板书。法2:语言式导入。【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自然而然地引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迫切地想知道师生之间应该如交往,导人的语言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疑问中主动走进探究的乐园。过程:教师:古往今来,

 

师生交往教案2
上一篇:师生交往教案3    下一篇: 师生交往教案八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