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理解以少胜多战役中的智慧与教训,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的区别,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思考:白骨露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州牧郡守用兵割据,战乱不断。操和袁绍的实力差距很大,那么操是怎么强大的呢?政治:挟天子以令诸经济:屯,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用人面:招揽各种人才学生自学:完成下面表格200年操和袁绍以少胜多操以少胜多为操以后统一北打下联军以少胜多以少胜多操和联军208年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思考:官渡之战中操胜利的原因?操采用正确的战术,能听取正确的建议;袁绍愎自用,听不进正确的建议,骄傲轻敌。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据《三国》记载,诸亮分析出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时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在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作耀《操传》说:“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赤壁之战中操失败的原因?1.官兵来自北,不习水战,水土不服;2.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3.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讨论:通过这两次战争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军事实力不是决定战争的唯一因素,指挥者的心态,战略战术的运用也很重要。学生自学完成下面三国鼎立的表格220年丕洛阳汉221年备成都222年权建业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蜀锦蜀蜀汉在丞相诸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亮治理国家时,赏罚分明、宽严并用。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持尊重,教会他们谋生的技术,帮助他们改进生活。国船只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国的立国针 “务农重谷”  230年,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舰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3措4贤臣合作探究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是进步还是倒退?政治:东汉三国鼎立中央政权衰败,州牧拥兵割据,战乱不断。三国鼎立,结束割据混乱,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重视农业,开发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6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7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优质)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