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三国鼎立》导学案【情景导入 】 三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三国的人物声名显赫,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也很多,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次三国知识竞赛,看看大家对三国知识究竟了解多少。1.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瑜打盖,      ;关公面前耍大刀,     ;备借荆州,    2. 下列成语的谜底均为三国人物,请你猜一猜:凿壁偷光,       ;   孔雀收屏 ,       ;展翅翱翔,       ;学习目标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教学: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操在官渡、赤壁一胜一败的原因分析【知识一览】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的军阀      ,河中下游的   和   成为北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2、时间:公元    年,作战双:     和     。3、结果:操以少胜多,大败    ,基本上统一了      。二、赤壁之战1、背景:操基本上统一了      ,     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在     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     依附荆州地势力表,没有固定的地盘。2、时间:公元     年,作战双:      和      。3、结果:       以少胜多,打败了      。三、三国鼎立1、背景:赤壁之战后,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操退守到                             _   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权在    的势力得到巩固。备乘机占领_   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三国鼎立:220年,操的儿子丕废掉_    ,在洛阳称帝,国号。221年,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_   。222年,权称,后在229年_   称帝,国号。3、三国经济的发展(1)国:兴修_   ,继续实行_   。(2)蜀国:以_   治国,赏罚分明;减轻_   ,兴修_   ,鼓励_    ;对少数民族采取_   政策,加快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3)国:组织农民_   ,推广中原的先进_   ;_   发达,国船队曾到达_   (现在的台湾),加强了 的联系。【学习小窍门】列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好法,列表比较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交战双结果影响特点官渡之战200年官渡操与袁绍袁绍战败奠定了操统一北的以少胜多赤壁之战208年赤壁军与联

 

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6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8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