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爱莲说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爱莲说班级:      姓名:一、导:导出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识记文言词语,背诵、默写两篇短文。2.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托物言的表现手法。3.体会作者所追求的高洁的人生趣,学做品德高尚的人。二、学:自主学习一读课文,借助字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题。1.作者简介敦颐(1017—1073),字    ,号      ,世称“濂溪先生”。   哲学家、文学家。著有《       》等。2.字词蕃        出淤泥       濯       亵噫        隐逸者        鲜有闻     不蔓不枝3.一词多义远  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  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词类活用不蔓不枝 三、议:互动探究(一)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1)第一介绍情况,当用述语气读;第二发表议论,其中有 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的语气来。(2)第一首句是总说,当用停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以下依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4)“菊之爱”应读 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意。2. 根据注释,疏通文意,概括本文内容。(1)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试读课文,圈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2)学生质疑,解决疑难。(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其他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二)合作探究1.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文中哪个字表现了作者什么的情感态度? 2.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三)探究写法作者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四、结:小结五、练:(一)必做题1.填空。(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3)比喻子通达事理,行为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                  。    (4)比喻子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5)“与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爱莲说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学案    下一篇: 爱莲说复习学案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