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13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3m/sB.6m/sC.6.3m/sD.02.神舟十一号的运载火箭长约58m,下图是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像。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m/s B.9m/s C.12m/s D.15m/s3、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4m/s B.5m/sC.4.2m/s D.3m/s4、成都东站到上海虹桥站全程1985km,D354列车运行时间大约为15h.下列四个速度中,和该列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的是()A.40m/s B.130m/sC.90km/h D.180km/h5.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如图KT1-4-1所示,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6.右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7.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敏的新铅笔上,小敏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cm;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cm/s。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8.五一期间,小明跟爸爸一起驾车到大梅沙游玩。途经一个隧道时,小明对长长的隧道产生了兴趣,心想:“我怎样才能知道隧道的长度呢?”当他返回时,在到达隧道之前终于想出了几种不用下车就可以得出隧道长度的方法。请你简明扼要地写出小明得出隧道长度的两种合理方法:方法一:。方法二:。9.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停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3)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0.(2017·广东广州中考)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1)实验所需的公式:。(2)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次数测量时间/s跳动次数13044260903901354120179总计规律次每秒11.甲同学用脉搏跳动次数作记录时间的工具,测定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1)甲先测定自己脉搏跳动的规律,结果见下表: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脉搏每跳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2)甲站在乙同学起跑位置附近指挥起跑,在下达口令的同时,开始数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并注意观察乙同学到达终点时终点同学发出的信号。甲看到终点同学发出的信号时,共数得脉搏跳动22次,请计算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12、某实验小组做“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如图KT1-4-3所示,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1)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小车做什么运动?参考答案1.A解析:最后3m的平均速度v=????=3m0.5s=6m/s,因为是加速运动,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最后3m的平均速度,所以A正确。2.B解析:由题中两图对比可知,以火箭的底端与发射架的顶端相比较,火箭发射后10s实际上升距离大约为火箭高度的1.5倍,即s≈90m,平均速度v=????=90m10s=9m/s,故选B。3、C4、A5.12.50、0.1256.解析: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和速度的计算。测量长度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A点到C点的长度为20.0cm。水滴在这个过程中下落的平均速度是v=????=20.0cm0.2s=0.200m0.2s=1.00m/s。相同时间段内水滴通过的路程不等,所以该水滴下落过程是变速直线运动。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13
上一篇:测量平均速度同步测试11    下一篇: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1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