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19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一章机械运动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刻度尺、停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1.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器材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工具: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停表S1S2金属片s3t3t2t12.实验设计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实验步骤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金属片s3s1s2t1t2t3t3=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s1-s2t1-t2s3=4.设计表格5.进行实验和数据收集金属片实验数据:0.6金属片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实验数据:40.6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0.31.50.2实验数据:0.32.50.120.150.6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6.实验结论7.问题与讨论1.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3.实验中什么环节容易出现误差?便于测量路程和时间时间记录与小车开始下滑可能不同步会存在误差;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可能会存在误差。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4.斜面的作用:使小车获得初速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刻度尺测路程时,不可从斜面顶端量到斜面的末端或中点,必从小车的头量到头或小车的尾量到尾。2、要弄清停表的使用,测量小车运动时间应使小车做直线运动,小车运动时间较短,测量误差较大,可以听小车碰到金属片的声音来计时。3、斜面的坡度不可过小,否则小车做变速运动不明显;坡度不可太大,否则小车运动太快,时间太短,不便于测量。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自测A.20m/sB.10m/sC.8m/sD.都不对C2.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9:5B.3:2C.2:3D.5:9D3.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A.5m/sB.10m/sC.15m/sD.20m/sA4.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B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数字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小”)(3)根据信息回答:SAB=cm,tBC=s,vAC=m/s。小510.0336.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1.5m/sB.2m/sC.1m/sD.2.5m/sC总结收获1.实验原理:2.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3.上半程的平均速度4.斜面坡度应较小,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是较小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19
上一篇:测量平均速度复习课件    下一篇: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2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