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短文两篇练习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短文两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馨()诸葛庐()案dú()鸿rú()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惟吾德馨 (4)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7)无丝竹之乱耳 (8)无案牍之劳形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陋室铭》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写住屋的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2)有诗云:“时人莫笑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的意思与它相近。(3)杨绛,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她一生简朴,家中从不装修,一直是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捐资助学,不求回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孔子云:何陋之有?6.文学常识填空。(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2)《陋室铭》的作者是,字,代文学家。7.古人云:“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课文中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句子,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在交友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有龙则灵灵:(2)无案牍之劳形 形:9.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0.在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陋室”不陋的?11.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的居室衬托自己居室不陋。B.课文以反问句式结尾,突出主旨,强调陋室不陋。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不屑与平民来往。D.写陋室之陋是为了衬托室主人之贤,而写室主人之贤,正好说明陋室不陋。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目。(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二)吾斋之中,不尚①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己。随分②款留,忘形笑语。不言是非,不侈③荣利。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④之交,如斯而已。(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①尚:喜好。②随分:随意。③侈:显扬,炫耀。④臭(xiù)味:气味,比喻同类的东西。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B.惟吾德馨 馨:德行美好。C.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D.可以调素琴 素琴:雅致的琴。13.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4.语段(一)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分析。15.“陋室”主人与“吾斋”主人有哪些相似之处?结合两文的内容加以概括。爱莲说文章主旨本文托物言志,借莲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一类人的鄙弃。结构图示重难解读本文标题是《爱莲说》,抒写的是对莲花的喜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到菊花和牡丹?菊花是正衬,牡丹是反衬,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的美好品质,同时表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拓展链接托物言志的古诗1.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3.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4.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1.给下列加点字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短文两篇练习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短文两篇》练习题    下一篇: 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4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