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8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陋室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铭”的特点。(重点)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趣。(难点)一、导入课文同学们,一边是高大雄伟、金碧辉煌的宫殿,一边是破败低矮、条件简陋的名居,你选哪个?其实住大房子、住好房子是中国人最传统、最实在的愿望。但我国唐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却甘居陋室、不以为陋,并且写下了一篇代代相传的精美散文,他就是刘禹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美文——《陋室铭》。(板书课题、作者。)二、了解文体及陋室相关情况同学们,“铭”是什么?(生齐答)“陋室铭”就是……?三、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铭文的和谐音韵。2.品读君子的高洁情操。3.体会文章的写法之妙。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学习古诗文就应该反复诵读,直至成诵。这节课我们就来反复诵读文章。我们的第一次读,要求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读得准确,读出韵味。四、读一读(一读文意)1.听录音,把握节奏。下面老师来读两句,听听对吗?(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齐读一遍,读准节奏。2.本文读来琅琅上口,你能谈谈其中的原因吗?(从押韵、修辞、句式特点考虑)(1)“铭”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音韵和谐。找出押韵的字(韵脚)、韵母。名灵馨青丁经形亭(2)《陋室铭》是古代骈文的范例,对仗工巧,节奏鲜明,你能找出文中的对偶句吗?(3)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以四言、五言为主,间以六言。3.质疑释疑,疏通文意。同学们在预习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了吗?(1)投影文章,2-3位学生提问,学生答,师生一起补充纠正。(2)师补查两句。(3)投影课文翻译,指名读。(4)齐读课文。4.比一比赛读课文,读出韵味。(男女生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语速,读出韵味。简单评价。清代作家涨潮说“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好文章就是优美的画卷。本文虽仅有81字,但作者也为我们描绘了陋室的优美图画。哪几句是描写画面的?请找出来读一读。板书:自然环境陋室交往人物生活情趣作者是如何引出陋室的?又是怎么结尾的?(以山水引出陋室,比兴;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引用孔子的话作结。短短81字的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实在精巧。)五、写一写(二读画面)小小练笔,交流展示:作者描绘了三幅优美图画,结合文中语句,选择其中一幅发挥想象,描写画面内容。1.学生创作。2.交流展示,点评。板书: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细节能够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怀。古代文人总喜欢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些优雅的名字,如“萧湘馆”“含芳阁”等,那作者为什么要给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陋室”呢?结合课文,请你就陋室“陋”还是“不陋”说说你的理解。六、说一说(三读情操)小组讨论:1.结合课文,请你就陋室“陋”还是“不陋”说说你的理解。2.你读出了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1.小组讨论。2.交流展示:板书:自然环境清幽陋室交往人物不俗德馨不陋生活情趣高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2.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追求高雅,精神富有,品行高洁、不慕荣利,安贫乐道。3.作者借写陋室不陋抒写自己的情怀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板书:自然环境清幽陋室交往人物不俗德馨不陋生活情趣高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托物言志七、谈一谈(读人及己)生活在当今社会里的你会像作者一样安居陋室吗?八、结语:读优美的文章,如听动听的歌,似赏优美的画,更是和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在对话。《陋室铭》就是这样的千古美文。老师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够激发你们的兴趣,多读经典美文,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君子情怀,做少年君子。板书设计:自然环境清幽陋室交往人物不俗德馨不陋生活情趣高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托物言志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82
上一篇: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69    下一篇: 短文两篇之爱莲说教案7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