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教案7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极具积极的现实教育意义。学情分析:我所教班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一般。朗读背诵方面较强,而分析理解较差,课上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师生互动理解字词再翻译,接下来合作探究文章内容,学生交流展示,教师抓住知识点精讲,最后拓展延伸,师生互相质疑,达到创新的目的。学生认知障碍点就是写作背景不够了解,对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熟悉,也就造成了时代的脱节,对文章的中心可能理解不透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2、掌握作者刘禹锡及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3、课文能够当堂成诵。4、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熟知课文,感受文章韵律美。2、通过对陋室的分析与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能体会并领悟作者的志趣和品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趣情操,培养学生高洁情操。教学重点、难点:1、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方法:多媒体录音、课件的使用和重点内容的手写板书相互结合,以多媒体调节课堂气氛、加大课堂容量,以板书提醒学生重点知识。多有感情地诵读,在客堂上力求可以背诵。把课前的预习带入课堂的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说住房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住在宽敞舒适的房子里,你们是吗?假如现在你的面前有一套超级奢华的别墅,你们想拥有它吗?(生答)但是想要拥有它有个条件:你得放弃你的理想,违背做人的原则,那么你们愿意吗?(生答)是啊,同学回答的非常棒,如果那样,我们宁可住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其实早在唐代有一位文学家刘禹锡他也甘居陋室,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陋室铭》,感受他的高尚人格。走近作者,了解背景。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教师予以补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刘梦得集》,刘禹锡很有才华,关注社会现实,忧国忧民,有着立志报国的远大抱负,参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最终失败多次遭贬谪,但这没有消磨刘禹锡与腐败官员对抗的意志,本文就是他被贬和州刺使所作,当时和州县令得知他是被贬下来的处处刁难他,一年内竟逼他三次搬家,最后搬到仅容一桌、一椅,一床的房子里,在这种情况下,刘禹锡写下了本文《陋室铭》,表明自己的志趣。了解文体“铭”指名学生回答“铭”的文体,教师课件出示: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了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押韵。四、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把握感情。课件播放视频朗读范例。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予以点评。师生齐读。五、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师:这篇文章的大意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同桌之间互相翻译,遇到疑难组内解决不了的,做好标记,然后全班同学共同解决。课件出示重点字词,指名回答,师生共同予以点评、纠正。指名疏通文意。六、研读课文,领悟主旨师:文章主要写的对象是陋室,但是文章开头是从什么写起?这样写有何用意?这与写陋室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文章从山水写起,运用类比引出陋室,说明陋室和山、水一样,也具有铭“名”、“灵”的性质,陋室也因为陋室主人“德馨”而不陋,暗示陋室不陋。(课件出示)师:那么,陋室主人的陋室到底怎样,找出描写陋室的相关语句,并说明文章是从那几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文章分别从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写陋室(课件出示)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交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师:假如同学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唐代,化身刘禹锡现在身居陋室,这时和州知县大人听说刘禹锡请人将《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并立于门前后,正气势汹汹来到陋室要刁难你,作为刘禹锡的你,结合陋室环境、人物,生活的特点怎样应对知县呢?教师课件出示范例:知县:瞧,你这台阶都长青苔了,满院野草,一片狼藉,怎么还不简陋吗?刘:哦,是啊,这里有青苔,有青草,满眼绿色,充满生机,清幽淡雅,多么怡人之居所啊!知县:切~~,满眼荒芜,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刘:知县:好好好,算你狠,在这样的陋室里你有什么好乐的呢?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情景对话,教师巡视予以指导、点评。(提示:结合课文环境、交往、生活三方面,结合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境界发挥想象来说明陋室不陋,走进人物心灵,从而感知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总结:同学们非常棒,我想当时县令大人一定气急败坏,落荒而逃了吧!

 

陋室铭教案78
上一篇:陋室铭教案77    下一篇: 陋室铭教案8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