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1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温故知新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1.知道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代表作(重点)。2.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和背景,掌握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重点)。3.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深远的影响(难点)。自主学习1、老子(简介、学派、思想和政治主张,代表作)3、百家争鸣(背景、含义、影响、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2、孔子和儒家学说(简介、学派、思想、政治和教育主张,代表作)孔子问礼老子生平春秋晚期的楚国贵族。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吏”(管理藏书的官吏),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一书相传为其所作,在道教被尊奉为教主,被称为太上老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诵读经典,与智者对话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材料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材料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切事物都包括对立的两个方面,彼此之间互有联系,相互转化。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主张“无为”合作与探究:根据材料提炼老子的思想主张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道德经》春秋道家顺应自然,对立转化“无为而治”9月28日上午9时,随着明代万仞宫墙前2568名大中小学生、各界代表齐声诵读《论语》经典,2017丁酉年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举行,以纪念孔子诞辰2568周年。来自美国、俄罗斯、新加坡、南非、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海外孔子学院代表、孔子后裔及宗亲、国际友人、华侨华人、港澳台来宾代表及专家学者3500多人组成的祭祀队伍统一佩戴黄色绶带,在古装礼生引导下,从孔庙外的神道上开始向万仞宫墙缓缓行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晚期,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今天山东省曲阜县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先世是宋国贵族..孔子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成年后,曾任委吏(会计)和鲁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职位,30多岁到齐国,但未得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其后周游列国,提倡德治。68岁时返回鲁国,致力于教育,并整理《诗》、《尚书》、《春秋》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是记述孔子谈话与思想的主要资料。孔子生平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子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思考:这些经典句子的核心是哪个字?诵读经典,与智者对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仁”字形状来看,是什么意思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仁”是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心中的仁是什么?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思考:孔子认为应如何治理国家?为什么诸侯国没有采纳孔子的主张?反对苛政,以德治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其中包括历代封建统治者。孔子死时只有三间小屋,经历朝历代的扩建,成了拥有466间房的浩大的孔庙,孔庙的主殿或者说正殿称大成殿,规模、气势真可以与皇帝的金銮殿相媲美。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孔子的反对者,激烈到要‘打倒孔家店’。山东曲阜孔子讲学遗址——杏坛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范围。经典诵读,与智者对话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子曰:“有教无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看到一个妇人在坟前哭泣。孔子派子路前去问询。子路问道说:“你因为什么事哭的那么伤心?”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和我的丈夫以前都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11
上一篇: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8百家争鸣课件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